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这反映出
李贽形象 | 形象特点 | 评论者(生卒年代) |
“异端”、“妖孽”、“罪人”、“小人” | 离经叛道、带坏士风、颠倒是非 | 黄宗羲(1610—1695) |
乱天下、导致国家灭亡 | 方以智(1611—1671) | |
反封建、反专制斗士 | 具有人道主义,又有封建主义的局限性 | 侯外庐(1903—1987) |
思想具有近代原理和近代精神的思想家 | 发现新的人伦物理,突破儒家的伦理规范,具有近代意识的“欲”、“利”等概念 | 岛田虔次(1917—2000) |
A. 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B. 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
C. 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D. 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
下表为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 文献出处 |
“回纥纵掠坊市及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 | 《旧唐书·回纥传》 |
“云锁木龛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 | 《全唐诗》 |
“诸邵多透纸袄为衣。” | 宋代《渑水燕谈录》 |
转智和尚“不御烟火……不衣丝绵,常服纸衣,号纸衣和尚。” |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
A. 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
B. 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
C. 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
D. 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关于中元节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据此能被认定的是
初秋庆贺说 | 七月为小秋,若干粮食成熟,汉代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
目连救母说 | 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据西晋翻译天竺《佛说盂兰盆经》记载,佛陀弟子目连供养十方僧众,最终救出坠入地狱的母亲。 |
地官生日说 | 北魏《道藏》载:“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 |
A. 中元节历史内涵丰富
B. 中元节是外来的节日
C. 史书的记载矛盾荒谬
D. 中元节起源于西汉时
新疆吐鲁番曾出土公元408年的一份文书,用楷书书写,记录的是当地选举应试的情况,策试内容涉及《诗经》、《春秋》,还涉及《战国策》、《史记》等典籍。这反映了当时
A. 大一统王朝的权威不断加强
B. 陆上丝绸之路仍然保持通畅
C. 中央王朝对边疆实施直接管理
D. 政治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
汉初儒学知识分子积极主动地寻求与统治者合作,力图实现学术为社会服务的政治构想……使儒学成为建立在中国传统宗法伦理之上的严密哲学体系。材料说明汉初儒学知识分子
A. 继承了先秦儒学并使之上升为官方哲学
B. 顺应了中央集权加强的社会发展趋势
C. 使儒学思想根植于悠久的传统文化中
D. 形成了三纲五常的传统宗法伦理哲学观
战国时,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人性善恶的讨论成为争鸣的主题。据此可知此时
A. 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成为潮流
B. 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子思想共识
C. 社会政治结构变动影响观念变迁
D. 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