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法治•民主•探索 材料一: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

法治•民主•探索

材料一: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决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约束。”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塞罗对法律的基本认识。

材料二: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废除政治强制,遵守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共同的规则,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2)结合所学,以英、美其中一国近代民主制度确立的史实为例,阐释以上观点。

材料三:

序号

重大事件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等各界代表出席。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80年,广西宜州市合寨村村民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直接差额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率先实行村民自治。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包括《1982年宪法》《民法通则》《刑法》《行政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984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一个渐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阅读材料三,围绕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某个方面,选用两则历史资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用所选资料对主题加以说明。

(示例)

主题: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完善序号:②⑦

说明:从1954年制定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重视法制建设,逐步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1)认识:法律具有广泛性;法律是理性的表现(法律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律独立于宗教和政治之外。 (2)示例1: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君权神授遭到否定,议会权力大增。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这样,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 示例2:1776年,北美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美国人民在斗争中逐渐认识到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的重要性。经过制宪斗争,通过了《1787年宪法》。这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既加强了国家权力,又突出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保证了国家政治上的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示例】 主题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序号:①⑤ 说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是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198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主题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与法律保障。 序号:③⑥ 说明:1954年宪法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成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法律保障。这一发展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3: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与扩大。 序号:④⑧ 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由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进行村民自治,到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法律形式保障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行。这体现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和对群众民主权利的保障,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的重要表现。 【解析】 (1)依据材料“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决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约束。”可从法律具有广泛性、是理性的表现、独立于宗教和政治之外等方面概括得出西塞罗对法律的基本认识。 (2)结合英国政治民主化的历程相关所学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专制统治、《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等方面阐述材料二的观点;结合美国民主政治的实现过程相关所学从美国的独立、《1878年宪法》的颁布等方面阐述材料二的观点。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围绕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某个方面,从材料三中选用两则历史资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用所选资料对主题加以说明。例如可选取①⑤两则史料得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的主题,然后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等角度说明主题。还可选取③⑥两则史料得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与法律保障。”的主题,然后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从1954年宪法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成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法律保障等角度说明主题。也可选取④⑧两则史料得出“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与扩大。”的主题,然后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从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进行村民自治、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法律形式保障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行等角度说明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理论•传播•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宣言》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基础;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那个剥削它压迫它的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最终)代替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写出《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并依据材料概括其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896年留居伦敦的孙中山是最早读到《宣言》的中国人。1899年上海《万国公报》介绍了“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190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马君武撰写《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列举了《宣言》等马克思的著作目录,这是迄今所知中国人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书单。1919年李大钊在北京《晨报》和《新青年》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发表了众多文章,或对《宣言》进行简单介绍、或评价、或摘译。同年,《广东中华新刊》《新潮》《觉悟》等期刊也为介绍马克思主义做了极大贡献。1920年第一本汉语全译本《宣言》出版,到1926年5月重印达17版之多。

——摘编自陈彩利《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百年史研究述评》

(2)阅读材料,指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先进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3)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重要成果,请分别说明其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沉沦•觉醒•独立

材料一:①在1894年9月17日的中日黄海海战中,“经远舰”被四艘日本巡洋舰联合击沉,包括管带林永升在内的全舰231名官兵为国献身,仅16人生还。2018年9月25日,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我国水下考古队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一艘倒扣的沉船,②舰舷外壁悬挂着木质髹(xiū,用漆涂在器物上)金的“經遠”舰名字牌,确证此舰为“经远舰”。沉船中清理出74枚步枪子弹,这些子弹证明了舰上的官兵应该和日军进行了近距离拼杀。从考古结果推测,船的右舷遭受攻击最小,可能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但黄海海战之后,北洋水师退守威海卫军港,日军继而控制黄海制海权。④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改变了中日双方的政治格局。

(1)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是通过分析史实,得出的科学结论。上述材料标示的序号内容中,属于史实的是        ,属于史论的是        ,属于史识的是       

材料二:巩金瓯(ōu,国土),承天帱(dào,覆盖),民物欣凫藻(fú zǎo,比喻欢愉)。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嗥(háo,怡然自得),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1911年清政府第一首法定国歌《巩金瓯》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

(2)阅读歌词,概括以上两首歌曲宣扬主题的变化,并指出导致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3)任选年代尺中三个相关史实,分别说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查看答案

某同学写作了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用的史实包括:美国轰炸南联盟、“9•11事件”、欧洲联盟成立。以下论文标题最适宜的是

A.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B. 《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C. 《两极格局下的武装冲突》

D. 《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查看答案

“冷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终结了”。这一评论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美军撤出越南

B. 波兰剧变

C. 两德统一

D. 苏联解体

 

查看答案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其秉承的基本政策方针是

①非集团、不结盟政策

②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③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推行社会主义措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