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曾于1902年《新民之议》一文中指出:“凡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曾于1902年《新民之议》一文中指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那么,决定着中国历史存续与现代命运的精神是么?自严复、梁启超、辜鸿铭始,中国知识界给出了种种界定官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讲:“实现中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刘成纪《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

材料二  虽然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早已凝固而无需强化,但对一般中国人来说,这个民族认同感恐怕更多是像章太炎所说的那样潜藏在心中,远未达到“活跃两自觉”的程度,如果不出现大的内忧外患,大约也就会基本维持在潜存的局面,从这个角度看,近代中国民众的民族认同感仍是可以被“唤起”而转化为政治力量的,一旦有社会,政治的大变动,尤其是透到外患时,“先知先觉”的民族主义者仍可诉诸大众的民族认同,将其失起并使之转化为政治力量”。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精神”的含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先秦时期(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是如何为“中国精神”奠定基础?

(2)根据材料二的论述,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在近代“中国精神”如何被“唤起”而转化为政治力量的。(举两例)

 

 

(1)含义: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先秦: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形成由血缘关系构建的家国共同体的社会,各诸国进行变法改革。 (2)在近代,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精神”转化为强大的政治力量,进行救亡图存,说明: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形成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如学生用其它例证且正确,如义和团运动、亥革命、“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史实,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1)含义:由材料“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可知识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 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事件,可以从政治改革,推动以宗法分封为基础的家国共同体这个角度回答先秦时期如何奠定“中国精神”。 (2)近代“中国精神”被“唤起”而转化为政治力量指的是近代面临民族危机,中国各阶层纷纷开展救亡图存运动,如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提倡国货运动;无产阶级的五四运动等。具体举例如下: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五四运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形成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面临着日本的全面侵华,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政府时期,国力衰落,列强侵略,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指导下顺利收回香港。材料表明

A.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B. 香港回归顺应历史的潮流

C. 香港的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

D. 国家屈辱的历史已经改写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了建国以来的第三次建交浪潮,十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促成这次建交浪潮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 中美之间关系实现正常化

 

查看答案

包容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明确地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包容姿态融入世界的是

A. 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 在两大阵营对峙时实行“一边倒”

C.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查看答案

1917年11月7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并于8日凌晨,占领冬宫。这次革命

A.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B. 导致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

C.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带有浓厚的资产阶级革命色彩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公社干部由选举产生,最高薪金不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受群众监督,以及对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等。这说明巴黎公社

A. 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B. 立法权和行政权互相制衡

C.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D. 体现无产阶级民主的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