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颁布一系列“禁海令”。原本已浮游于农耕文明之上的海...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颁布一系列“禁海令”。原本已浮游于农耕文明之上的海洋气息被彻底剥离了,普通百姓被隔绝在了世界贸易体系之外。对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农耕文明时代海外贸易处于附属地位

B. 明初“海禁”导致海外贸易完全中断

C. 民间贸易禁绝,官方对外贸易十分发达

D. “禁海令”的根本目的在于与民争利

 

A 【解析】试题本题是在考查海禁问题。“海禁”并未导致海外贸易“完全”中断,不能选B。民间贸易并非,官方对外贸易也不是十分发达,不能选C。“禁海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而不是在于与民争利,不能选D。材料中的已浮游于“农耕”文明之上的海洋气息被彻底剥离了意在强调农耕文明时代海外贸易的地位是很低的,只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地位而已,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 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B. 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 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 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查看答案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 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C. 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

D. 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 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

B. 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

C. 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 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日本向中国方面递交投降书

(1)指出材料一、二所述史实分别是哪两次战争的结果,并说明导致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说明其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3)说明材料二所述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七年战争(1756-1763年)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英法之间的商业竞争。双方都力求在海外贸易和殖民帝国的发展方面取得优势。英国在争夺殖民地的霸权中取得了惊人的胜利。英国在七年战争中的胜利是它争夺海上霸权的里程碑。但是更重要的也许是它在殖民争夺中所取得的胜利为它提供了大量原料,使它在工业革命中领先。

——摘编自(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据统计,英国棉花加工量18世纪70年代初是1100万磅,1840年增至45900万镑,增长了40倍;煤的开采量从1770年600多万吨增加到1861年的5700万吨,增长了8倍多;生铁产量从1740年1700多吨增至1850年的2万吨,即增长了1300多倍。

——摘编自刘世明《新编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后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并说明该制度下议会与国王的“权力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确殖民霸权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对手。

(3)指出材料三中的经济现象是那一历史事件的结果。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二中所述史实与材料三中经济现象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