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差别,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在实际投票中,群众创造性地采用“票选”“画圈”“画杠”“画点”“投豆”“燃香在纸上烧眼”等选举方法。该做法
A. 提升了中共的政治声望
B. 开创了新型民主的模式
C. 反映了政府的民主程度
D. 超越了人们的认知水平
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所遭受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列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
B. 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
C. 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
D. 修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1927年4月12日之后,斯大林坚持认为现在的武汉政府的领导权全部归国民党,共产党人应该辅助国民党去完成革命,“谁号召在这个地区立即成立工人代表苏维埃……谁就是冒险地把中国革命置于极端困难的境地”。斯大林的这一认识
A.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胜利开展
B. 正确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C. 未能认清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
D. 成为中共右倾思想滋长的重要原因
有学者认为:“由帝国主义分裂割据政策与地方性农业经济所造成的中国分裂因素反因清政府的推翻和革命的失败公开化了,北洋军阀和各地大小军阀的分裂割据与混战局面就此形成。”这说明造成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 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B. 帝国主义的分裂割据政策
C.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D. 地方性农业经济的分散性
孙中山指出:“五十年前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专制,此等革命不算成功。”据此可知
A. 太平天国未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 太平天国的主要任务是反侵略
C. 孙中山主张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相结合
D. 孙中山从根本上否定太平天国
下列属于鸦片战争后所签《南京条约》内容的有
A. 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B.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C. 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
D.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