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黏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

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黏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A.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B. 甲骨文是研究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资料

C. 《诗经》记载次数减少反映了井田制衰败

D. 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

 

D 【解析】 根据题意,主要说黍和稷在记载中作物提及的次数多,说明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故选D项;由材料不能得出“最早”,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精耕细作”,且据史实,周用石器耕作,是精耕细作萌芽期,排除B项;《诗经》记载黍和稷次数减少,与井田制是否衰败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承秦制,货币仍然沿袭秦朝的“半两钱”。高祖刘邦以“秦钱重难用”为由允许民间百姓私铸货币。汉惠帝与高后时,禁止民间私铸货币,由政府颁行八铢钱。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实行郡国铸币以整顿货币制度。但由于货币的名义重量与实际重量不一致,民间盗铸之风依然盛行。同时,币值混乱,影响流通。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到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历经20余年波折,汉武帝从对货币盲目限制到垄断原料、提高技术水平、确立法定五铢钱,终于摸索出货币的规律。

汉武帝时期的历次币制改革

 

时间

政策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废四铢“半两”,“行三铢钱”

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

废三铢,再行四铢“半两钱”

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重如其文”;

“盗铸诸金钱罪皆死”

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严禁民间私铸,令郡国共铸五铢钱

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

中央政府机构铸造赤侧钱;一枚赤侧钱兑换五枚郡国五铢钱;“赋官用非赤仄(赤侧钱)不得行”

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均输官负责把全国各地的铜材运抵京师;钟官主管钱币铸造、技术指导等工作;辨铜官审查钱币的成色。

 

 

——摘编自黄孚伦《汉武帝时期币制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光启出生在上海一个小商人兼小地主的家庭。青年时期的徐光启,曾在家乡与广东、广西等地教书谋生。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考中举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徐光启在南京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开始接触西方的科学。他以对先进科学技术特有的敏感与热枕,注重学习和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为当时中国学习、介绍、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第一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考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先后在翰林院、詹事府、礼部任职。崇祯五年(1632年)成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不久成为文渊阁大学士。

《农政全书》是徐光启日积月累所成之书,全书共60卷,约50多万字,包括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蚕桑等有关农事的各个方面内容,是我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著作,在我国农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与价值。

——摘编自周瀚光、王贻梁《发明的国度—中国科技史》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古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东林名士,被阉党迫害致死。早年从事反对阉党的斗争,清军入关后从事抗清斗争。眼看复国无望,遂潜心著述,写出了《明夷待访录》,系统阐述了其社会政治思想。书中对封建专制政体进行猛烈抨击,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题,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我之出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在他看来,应当革去像桀纣那样“独夫”的“君”得到像汤武那样受百姓爱戴而尊为“父”、“天”的“君”。君与臣应该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共同负担人民公共利害的“分工关系”。他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发展到极限,并对后世产生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赵毅《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  卢梭(1712-1778),出身于手工业家庭,先后做过仆人、学徒、商店伙计和抄写员。他同情民众疾苦,是启蒙思想家中最激进的一位。他认为“专制制度之统治臣民并不是要为了他们的幸福,而是要使他们贫愁困苦以便统治他们。”在卢梭看来,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只能由自己来代表,人民不需要找一个主权统治者。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拿破仑曾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革命。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黄宗羲、卢梭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卢梭主张的相同之处,有何主要差异。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于1870至1873年间创作的一幅画。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 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C. 捕捉光和色之下万物的“瞬间印象”

D. 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查看答案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狭义相对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 历史叙述和史料实证

B. 历史解释和历史观点

C.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