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减轻茶税后,安徽一个普通农家从国际茶叶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减轻茶税后,安徽一个普通农家从国际茶叶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现金收入。但这个农家并没有趁机对家庭经济结构做全面调整,而是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以缓解口粮不足问题。这一个案

A. 丰富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复杂性"的历史认识

B. 印证了“世界市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结论

C. 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已主动因应世界市场”的历史现象

D. 支撑了“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解释

 

A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材料中说明的是农民没有把获取的钱财投资于商业的扩大再经营,反而从事土地开发,体现出当时农民重视土地的思想,这种经济思想显然不利于农村自然经济的快速解体,这种案例说明近代经济变动的复杂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中农民思想是安土重迁,不是主动适应世界市场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农民意识问题,不能论述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结论,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运用现存明朝进士登科史料中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从明代初期到后期,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占进士总人数的比例从75%跌至45%,而官员家庭出身的比例从24%提高到53%。这主要反映出

A. 平民弃儒从商现象的普遍

B. 选官考试程序的不公

C. 科举制度僵化程度的加深

D. 恩荫入仕机会的增多

 

查看答案

汉唐“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一立国态势的转变

A. 根源于游牧民族的式微

B. 得力于世界市场的出现

C. 受制于东南部地狭人众

D. 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变动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是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五星出东方(注:金、木、水、火、土星汇聚于东方的天文现象)利中国”护臂。该护臂工艺精美、文字激扬、意蕴丰富,它

 

A. 证实了汉代丝织技术的西传

B. 体现了汉代的天人感应观念

C. 展示了汉代蜀锦的工艺流程

D. 反映了汉代长途贩运的兴盛

 

查看答案

中国是古代世界唯一一个能够借助非常有限的基础性条件就得以将广土众民抟成一体并绵延悠久的国家。西周已具备的“条件”是

A. 通用的表意文字系统

B. 统一规范的货币制度

C. 普及的儒家意识形态

D. 完备的道路交通系统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蒲松龄,字留仙,生于1640年。他生长在一个渐趋败落的地主家庭里。科举受挫,蒲松龄对民间传说故事,极感兴味。他的《聊斋志异》也就是在青年时期开始创作的。康熙九年至十年,他南下江苏去做幕宾。幕宾生涯使他有机会接触封建官府心脏,熟悉了其中种种内情。在做幕宾期间,他还得以接触了南方一些能歌善舞的青年女性,《聊斋志异》的创作,前后历四十余年之久,贯穿了蒲松龄的大半生。《聊斋志异》最富现实性和人民性的篇章是那些揭露和控诉封建社会现实的故事;而其中写得最有情趣的是那些人鬼妖孤的爱情故事,讴歌生死不渝的爱情。《聊斋志异》中还有些故事如《唠山道士》、《画皮》等富有窝言意味启人心智。人们读《聊斋志异》则被情节生动和丰富的奇异故事吸引,被引导着去认识社会、理解人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的文学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