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对外贸易主要以陆路为主,丝织品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宋朝陆路中断,元朝水陆两条商路并进,明朝海运发达,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贸易的大宗商品。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重心南移
B. 西方文明的需要
C.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干扰
D. 造船航海业发达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时期 | 发展状况 |
商代 | 我国出现原始青瓷,玻璃质,绿色釉,被称为我国瓷器的鼻祖。 |
隋唐 |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窑系,南方青瓷“类玉类冰”,北方白瓷类银类雪 |
宋代 | 瓷器品类繁多,釉色精美,肃静淡雅的艺术风格体现着文人内敛、沉静、恬淡的个性和艺术观,一改汉唐瓷器丰满博大开阔圆润的艺术风范。 |
据上表可知,中国古代制瓷业:
A. 使用范围扩大
B. 经营方式不断变化
C. 技术日益发展
D. 瓷器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
明代《农政全书》记载:“凡棉田,于清明前先下壅、或粪、或豆饼、或生泥,多寡量田肥瘠。”“苗育二尺以上,要打去冲天心(即顶心),旁枝长到1.5尺,亦可打去边心,使叶叶不空,开花结实。”这一记载体现了:
A.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B.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C. 小农经济的长期主导
D. 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清人张英在《恒产琐言》中提到:“天下货财所积,则时时有水火盗贼之忧。独有田产,不忧水火,不忧盗贼。虽有强暴之人,不能竞夺尺寸,千万顷可以值万金之产。”这一现象导致了:
A. 商品经济日益萎缩
B. 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
C. 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D. 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
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提到:“谷者,人之司命也;地者,谷之所生也;人者,君之所治也。有其谷则国用备,辨其地则人食足,察其人则徭役均。知其三者,谓之‘治政’。”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 以农为本
B. 抑商限商
C. 专制强化
D. 经济繁荣
2014年,习近平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被写入了联合国宪章
B. 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C. 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D. 是指导现代国际关系的唯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