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4年,孙中山在《驳保皇报书》中说:“法律者,治之体也,权势者,治之用也,体...

1904年,孙中山在《驳保皇报书》中说:“法律者,治之体也,权势者,治之用也,体用相因,不相判也。”这表明孙中山主张

A. 中体西用

B. 强权政治

C. 开明专制

D. 建立法治社会

 

D 【解析】 根据“法律者,治之体也”“体用相因,不相判也”可知孙中山主张建立民主法治社会,故D项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故A项排除;孙中山并不主张强权政治和开明专制,故排除B、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

A. 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

B. 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 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D. 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

 

查看答案

1917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

A. 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 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C. 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D. 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义利观,有的秉承重“义”的义利观,同时倡导求“利”;有的推崇通过“商战”来维护利权,进而维护“义”;有的倾向通过兴办实业来求“利”,实现富国强国。这些义利观

A. 旨在宣扬中体西用的价值

B. 减少了社会变革的阻力

C. 强化了传统的纲常伦理

D. 具有救亡图存的时代特色

 

查看答案

《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被解破的标志是

A. 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B. 达尔文的进化论

C. 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

D. 瓦特改良蒸汽机

 

查看答案

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崛起的富民阶层因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人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这种现象表明

A. 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

B. 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

C.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

D. 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