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五四运动期间,吴文藻广泛接触了罗素、杜威...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五四运动期间,吴文藻广泛接触了罗素、杜威、梁启超、孙中山和胡适等人的思想。他于1923年赴美留学,1933年回国担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并在抗战期间南下抗日,兼任蒙藏委员会顾问。其时他对中国民族学和社会学全盘西化的状况感到不满,极力主张“民族学中国化”,“把包括汉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作为中国民族学的研究对象,让民族学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学教学和科研体系”。他曾邀请拉德克利夫-布朗等学者来华讲学,提出了“社区研究”的路径和框架,主张“用同一区位的或文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分头进行各种地域不同的社会研究”,组织多批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对费孝通、林耀华、李安宅、瞿同祖等后辈影响极大。

——摘编自林耀华《吴文藻传略》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文藻学术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文藻的历史贡献。

 

(1)特点:将西方学术中国化、民族化;重视实地考察和社区研究。 成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留学经历;西学东渐;抗日战争和民族危机日趋深重。 (2)历史贡献:引入西学,培养大批社会学科研学术人才;建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学科研体系;其研究有利于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为抗日战争提供支持,有助于民族复兴事业。 【解析】 第(1)小问的第一问,根据材料“他对中国民族学和社会学全盘西化的状况感到不满,极力主张‘民族学中国化’”得出吴文藻学术思想的特点之一是将西方学术中国化、民族化;“主张‘用同一区位的或文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分头进行各种地域不同的社会研究’”“组织多批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可得出重视实地考察和社区研究。第二问,材料中的时间是五四运动时期,吴文藻广泛接触了罗素、杜威等实用主义者并受其影响;“他于1923年赴美留学”得出其留学经历也是他学生思想特点的一重要成因;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广泛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因此这一时期的西学东渐也是对吴文藻学术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吴文藻于1933年担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日本的侵略,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也会对他学术思想形成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 第(2)小问,根据材料“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学教学和科研体系”可得出他建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学科研体系;“他曾邀请拉德克利夫-布朗等学者来华讲学”“组织多批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对费孝通、林耀华、李安宅、瞿同祖等后辈影响极大”可得出他引入西学,培养大批社会学科研学术人才;他所生存的时代正值中国面临着日本的侵略,吴文藻的学术行为和思想有利于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为抗日战争提供支持,有助于民族复兴事业等角度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格林纳达西濒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地处海上交通要道。1979年,格林纳达发生政变,亲西方的盖里政权被推翻。随后,苏联和古巴向新政权提供了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总统里根多次声称,关国准备教训格林纳达。格林纳达总理毕晓普试图改善对美关系,但遭到国内反对。1983年,军方发动政变,将毕晓普秘密处决。美国以应对加勒比诸国的“紧急要求”和“保护美侨”为借口,联合几个加勒比国家,入侵格林纳达。这引起加勒比共同体一些成员国如圭亚那、伯利兹、巴哈马联邦的抨击和谴责,美国西方盟国特别是英国也表示震惊和不满。半年后,美军基本撒出格林纳达。

——摘编自晓岚《关国入侵格林纳达前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中期以来,贪官污吏不但上蠹国课,下剥贫民,同时有令不行,有法不依,政府的行政效率和行政能力大为下降。万历初年,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创立“考成法”,主张“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具体办法是,对从中央部、院到地方州县各级衙门所处理的公事,根据道里远近,事情缓急,而立定“程限”,并置立“文簿”存照,做到“月有考,岁有稽”,“误者抵罪”,使每件公事都落到实处。为此,张居正又健全六科给事中的职权,以六科督查六部,以六部督查地方藩、泉等司,再以藩、泉两司督查府、州、县官。随着改革的进行,万历初期形成了“一切不敢饰非”的政治局面,所有官员百事惟谨,朝廷政令“虽万里以外,朝下而夕奉行”。同时,由于行政效率提高,各地方官都能按时完成国家下达的赋税任务。张居正自己评论说,“近年以来,正赋不亏,府库充实,皆以考成法行,征解如期之故”。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创立的“考成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实行“考成法”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提取表格中两部或两部以上历史著作的关联信息,围绕“历史编纂”自行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近代历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国时期,政府在乡村卫生方面的工作流于形式。20世纪20、30年代时,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知识分子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在部分地区组织了有限的乡村卫生工作。除此之外,红军也在部分条件具备的根据地对部分民众实行“医费免除,药费自理”的政策。新中国初期,建立在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合作化医疗成为农村医疗体制化的显著特点。截止到1956年,全国农村的集体医疗保健站发展到1万个,开业医务人员约10万人。经过努力,我国农村长期“缺医少药”的情况得到初步改观。

——摘编自曹普等《新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史》

材料二  “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曾设想提供政府医疗保险,但终因耗资巨大且牵涉太多资本势力而放弃。二战后,杜鲁门提倡的国家强制性医疗保障因有“社会主义公费医疗”之嫌而作罢。继任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则认为国家计划“根本行不通”。20世纪60年代,由于市场化的关国医疗体制排斥弱势群体的现象突出,覆盖弱势群体的政府公共医疗保险计划最终确立,但随着“滞胀”现象的到来,美国的医改重点由提高覆盖率转向降低日益膨胀的政府支出。此后的里根、克林顿、奥巴马医改在这二者之间摇摆,但始终未能解决问题。

——摘编自高芳英《美国医疗体制改革历程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农村医疗体制的变化,并指出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公共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步履维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中国医改应注意的问题。

 

 

查看答案

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补充兵力,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这反映出

A. 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

B. 医疗科技取得重大进展

C. 分权制衡导致效率低下

D. 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