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元史》记载,1278年诏谕福建行省:“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由材料能够直接得出
A. 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兴盛
B. 周边各国非常崇尚中华文明
C. 东南沿海成为元朝重要财源地
D. 当时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经由考试出身的大批士大夫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乡村而城市,作为一种心理需要和情感回忆,山水画在宋代日益发展和成熟起来。这说明山水画的发展
A. 与社会阶层的变动有关
B. 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果
C. 是科举制度完善的产物
D. 受到新儒学思想的影响
唐代宗李豫开始以宦官充当“内枢密使”参与国家政事,到五代时一度形成枢密院总揽机要的局面;宋初形成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对掌文武大权的二府制度。由此可知宋初:
A. 分散了宰相的权力
B. 削弱了枢密使权力
C. 继承了三省六部制
D. 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唐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往往先带着平日诗文著作晋谒中央长官中之为当时所重者;若果才华出众,中央长官先为揄扬或推荐,则到考试发榜之日定可录取。这表明唐代科举:
A. 缺乏公平竞争的机制
B. 带有汉代察举的痕迹
C. 受到社会舆论的左右
D. 注重考生的文化水平
秦汉时期实行朝议制度,国有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因此朝议制度:
A. 防止了君主专制
B. 减少了决策失误
C. 缓和了阶级矛盾
D. 提高了办事效率
1947年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写道“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墨子是战斗的传教士”,这种认识主要基于:
A. 二者对待周礼的态度
B. 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C. 孔、墨的生活背景差异
D. 思想是否顺应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