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败坏青年,传入新神”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法国大革...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败坏青年,传入新神”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法国大革命时期新古典主义画家雅克·路易·达维克创作了名作《苏格拉底之死》,其用意在于:

A. 批判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B. 提醒人们要谨言慎行

C. 鼓舞革命者为真理而献身

D. 指出革命须付出牺牲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之死》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体现了革命者为信仰和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契合了法国大革命的时代特征,C选项符合题意。批判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对革命的宣传,A选项排除。提醒人们要谨言慎行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指出革命须付出牺牲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1979年到1984年,不管是钢筋水泥还是其他物资,基本都允许计划外生产和销售的;1984年以后,就逐渐减少国家制定的指令性计划,越来越倾向于市场,到最后计划就完全消失了。这反映了:

A. 经济体制改革的艰巨性

B. 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

C. 经济体制改革的曲折性

D. 经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

 

查看答案

(题文)下表展示的是1952—1978年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

年份

国民收入指数

消费水平指数

全国居民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1952

100

100

100

100

1957

153

122.9

126.3

117.0

1978

453

177.0

212.0

157.6

 

 

(注:国民收入指数和消费指数均按可比价格计算,此表格出自《中国统计年鉴1993》)

A. 国民收入主要用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B. 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C.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

D. 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国民收入持续增长

 

查看答案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全面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关于这次歼敌数目有不同记载。李宗仁在回忆录中称“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两万余人”,王秀鑫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中称“歼敌一万余人”。这反映出:

A. 同一历史事实可能有不同的历史叙述

B. 事件亲历者的叙述最接近历史事实

C. 绝对客观的历史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

D. 历史叙述是不能够再现历史事实的

 

查看答案

国民政府于1934年发起新生活运动,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其目的是:

A. 提高民众素质,实现思想觉醒

B. 宣传传统文化,愚弄黎民百姓

C. 摒弃粗鄙陋俗,融入国际社会

D. 培养忠义精神,抵抗日本侵略

 

查看答案

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认为:“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出一个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A.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B. 儒家伦理纲常的价值体系没有被打破

C. 中国社会结构没有重新分化组合

D. 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各自的代理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