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法、意、日五国的意图、行动、措施及斗争有许多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A. 都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 都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 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D. 都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等缺乏原材料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A. 战争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B. 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C. 科学技术是维持战争的根本保证
D. 发展化学工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战败,其原因不包括
A. 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B. 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C. 国内矛盾的明显激化
D. 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
《剑桥战争史》中写道,“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他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该材料反映了德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实力的劣势
B. 社会矛盾的尖锐
C. 军事生产的膨胀
D. 军事战略的失误
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下列有关一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战的爆发,说明个人恐怖主义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B. 索姆河战役中,法军开始使用坦克,双方伤亡惨重
C. 日德兰海战被称为“大炮巨舰的高峰”,德国舰队损失大于英国舰队
D. 1918年7月,协约国军队大规模反击,同盟国战败宣告一战结束
巴尔干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但是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和其后的两次巴尔干战争均未引发世界大战,直到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才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此分析较为合理的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纯属偶然
B. 大战注定爆发于1914年
C.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奥匈宣战的借口
D. 普林西普刺杀的是奥匈的皇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