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后,美国要求向外扩...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后,美国要求向外扩张的呼声甚嚣尘上,鼓吹扩张的“理论”应运而生。19世纪末美国海军少将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提出了“海权论”马汉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够在海上贸易中占主动,控制的程度决定着繁荣的程度。海权的掌握有赖于一支强大的海军。马汉还认为,一个国家的海上力量要确保本国商船在世界各地自由贸易,或在利益发生冲突时摧毁对方海上力量,就必须在适当地点建立海军基地:要么依赖军事力量直接控制那些军事要冲;要么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这是宗主国在海外支撑其海上权力的最可靠手段。

——摘编自李仲元《马汉的海权理论述评》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积极开展主场外交,深度参与全球治理,频频提出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中国和平外交思想,也是基于当今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一目标不仅反映了中国国家利益的追求,同时也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和平发展的共同诉求。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致力于探索打造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模式,承担起越来越大的国际责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编自赵晓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下的中国外交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汉的海权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马汉的海权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意识”上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的理解。

 

 

(1)思想:掌握海权,控制海洋,建立强大的海军,建立殖民地或军事要冲为海军基地。 背景: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过渡到帝国主义,要求瓜分世界;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实力增强,对外扩张的呼声增强。 (2)不同:前者追求“殖民扩张”的称霸意识。后者致力于探索互利共赢新模式,解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理【解析】 世界全球化迅猛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当今世界依然面临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严峻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国家利益的要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诉求。 【解析】 (1)第一小问,由材料“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够在海上贸易中占主动”可得出掌握制海权,控制海洋;据材料“海权的掌握有赖于一支强大的海军”可得出建立强大的海军;据材料“必须在适当地点建立海军基地:要么依赖军事力量直接控制那些军事要冲;要么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可得出建立殖民地或军事要冲做为海军基地。第二小问,由19世纪末世界发展状况来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潮流,而美国要求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对外扩张。 (2)第一小问,由材料一可知,马汉的海权思想追求“殖民扩张”的称霸意识,后者由材料“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可知探索互利共赢新模式,解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第二小问,由材料“探索打造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模式,承担起越来越大的国际责任”,结合所学,从国际而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今世界依然存在各种发展问题;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中国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利益诉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赔款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焦点是赔款总额及其分配。法国为了使德国至少在半个世纪内不能恢复元气,并弥补自己在战争中所受的巨额损失,提出了高达240亿英镑的赔款总额。但据统计,1917年法国全部国民财产总共也不过24亿英镑。劳合·乔治认为,赔款额不应超出战败国的赔偿能力。美国人不想加强自己竞争对手英国和法国,并失去一支在欧洲牵制苏俄的力量,主张适当减轻德国的赔款。由于意见分歧,最后决定,暂不确定赔款总教,交由赔款委员会研究解决。在赔款的分配问题上,战胜国之间也引起了激烈争吵,结果没有达成协议。

——摘编自陶诗永等著《火山口上的分赃——脆弱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材料二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道:“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将它的军队裁减到只能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将它的海军降到五等国家的水平。这一切终归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摘自劳合·乔治《和约真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战胜国之间的分歧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和约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并说明德国以后对战胜国是怎样报复的。

 

 

查看答案

通观中国古代,制度是在不断变化、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三公”指三个高位官职。丞相为一人时,丞相是三公之一;丞相为三时,三个位置合称三公。三公无论怎么变化,皇帝助手的性质未变,有议政权,但无决策权。唐朝的“三省”是三个政府机关,是机构设置的概念。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与皇帝一起在政事堂讨论国家大事并作出决定、制定政策。三省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的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运机制,叫“三省制”。三省机关从不同角度参与最高决策,在一般情况下,皇帝不能越过三省直接发布“最高指示”。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唐代三省制如何继承了秦汉三公制?唐代三省制有何创新?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选举”可以说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地来选择治理者,或者说是以“贤”选“贤”。……西汉时岁举和特举“贤良方正”“明法”诸科并行,地方官掌握着较大的选举权。魏晋时代,实际选举权掌握在豪门世家手中。唐代选举权收归中央,士民可以自由投考。宋代通过锁院、糊名、誊录等方式形成“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北宋入宋史的官员有1%来自寒族

——摘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汉到唐宋时期“选举”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关于美国是否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就得知了这一计划,一直是战后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美军有先进监听机关“魔术”,而且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布置了大量的监听站和情报机构,对日军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不可能毫无察觉。而我国史学界则普遍认为,日本重心在中国战场,不可能将进攻的矛头首先对准强大的美国,更不可能直接袭击远在数千公里之外且有重兵防守的珍珠港。这说明

A. 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但历史真相却不易还原

B. 由于研究者立场的差异,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C. 两种观点均存疑待解,须找到最有力证据求证

D. 历史学术问题应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

 

查看答案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美、苏一跃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B. 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受到挑战

C. 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

D. 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走向瓦解

 

查看答案

下列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途岛战役

②突尼斯战役

③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开始

④库尔斯克战役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②①③

D. 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