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 地区 价格 地区 价格 江苏 米谷每石1.5-1.6...

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

 

地区

价格

地区

价格

江苏

米谷每石1.5-1.6两白银

山西(部分地区)

米每石1.5-2两白银

湖广

米每石1.4-2两白银

山东(兖州、泰安)

米每石1.4-1.8两白银

 

 

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

B. 南北方经济地位逐渐趋向平衡

C. 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

D. 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

 

D 【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城市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的长途贩运、及地域性的商人团体﹣商帮,白银也作为主要流通货币.从材料中的信息表明,南北产米与非产米地区的粮价的趋于接近,并以白银为标价,因此说明南北之间商业联系密切.从材料中无法体现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故A排除;材料中仅以粮价的接近不能说明南北经济地位趋于平衡,且从南宋开始,南方经济就逐渐超过北方,故B排除;材料中以粮价为题,就说明粮食成为主要商品,论据不充分,说法不合理,故排除C;材料中从粮价的趋于接近以及以白银为标价,且北方不是产米区,说明南北之间商业联系密切,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征侧、征贰姐妹是东汉初年交趾郡(今越南北部)人,与雒将诗索的夫人,合称“二征夫人”。光武帝建武十六年,“二征夫人”发动反抗东汉统治的起义,一度取得北圻、中圻65个城邑,起义虽于三年后失败,然而“二征夫人”至今被越南人民奉为民族英雄。河内市有“二征夫人”郡、河南省府里市有“二征夫人”坊,即为纪念她们而命名。据此能被确认的史实是

A. “二征夫人”起义一事查无实证

B. 当时交趾郡应隶属于东汉管辖

C. 东汉的疆域版图南至印度洋

D. 秦代已经征服了今天的越南

 

查看答案

《左传》载,楚昭王病,卜官认为是河神作祟,大臣建议祭祀,昭王拒绝。孔子对此赞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孔子下列言论与他这一评价一致的是

A. “获罪于天,不可祷也”    B.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C. “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D. “不语怪、力、乱、神”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惠。”

《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左传·高祖本纪》

 

 

A. 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B. 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C. 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

D. 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后,美国要求向外扩张的呼声甚嚣尘上,鼓吹扩张的“理论”应运而生。19世纪末美国海军少将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提出了“海权论”马汉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够在海上贸易中占主动,控制的程度决定着繁荣的程度。海权的掌握有赖于一支强大的海军。马汉还认为,一个国家的海上力量要确保本国商船在世界各地自由贸易,或在利益发生冲突时摧毁对方海上力量,就必须在适当地点建立海军基地:要么依赖军事力量直接控制那些军事要冲;要么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这是宗主国在海外支撑其海上权力的最可靠手段。

——摘编自李仲元《马汉的海权理论述评》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积极开展主场外交,深度参与全球治理,频频提出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中国和平外交思想,也是基于当今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一目标不仅反映了中国国家利益的追求,同时也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和平发展的共同诉求。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致力于探索打造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模式,承担起越来越大的国际责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编自赵晓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下的中国外交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汉的海权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马汉的海权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意识”上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赔款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焦点是赔款总额及其分配。法国为了使德国至少在半个世纪内不能恢复元气,并弥补自己在战争中所受的巨额损失,提出了高达240亿英镑的赔款总额。但据统计,1917年法国全部国民财产总共也不过24亿英镑。劳合·乔治认为,赔款额不应超出战败国的赔偿能力。美国人不想加强自己竞争对手英国和法国,并失去一支在欧洲牵制苏俄的力量,主张适当减轻德国的赔款。由于意见分歧,最后决定,暂不确定赔款总教,交由赔款委员会研究解决。在赔款的分配问题上,战胜国之间也引起了激烈争吵,结果没有达成协议。

——摘编自陶诗永等著《火山口上的分赃——脆弱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材料二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道:“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将它的军队裁减到只能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将它的海军降到五等国家的水平。这一切终归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摘自劳合·乔治《和约真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战胜国之间的分歧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和约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并说明德国以后对战胜国是怎样报复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