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葛剑雄在《中国人口史》中指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总人口达0.727...

葛剑雄在《中国人口史》中指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总人口达0.727亿,明末全国总人口达1.525亿,清乾隆时全国总人口突破3亿大关。同一时期的耕地增幅却不足50%。这些现象主要有赖于

A. 对传统步犁进行革新

B. 开始推行租佃制经营

C.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 引进推广高产农作物

 

D 【解析】 材料核心信息:明清时期耕地增长有限,而人口激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根源是引进推广高产农作物。故答案为D项;曲辕犁自唐代以来基本定型,A项排除;租佃制经营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B项排除;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是继续发展,且商品经济发展与人口激增没有直接关联,C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②农民土地所有制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使重农抑商思想长期占据统治

④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上述土地所有制在中国逐渐消失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与“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与全面的肯定”的历史人物活动相关的是

A. 在秦国改革“废井田,民得买卖”

B. 在齐国改革实施“相地而衰征”

C. 灭六国,统一天下

D.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查看答案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 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 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C. 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 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查看答案

以下能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是

 

A. 使用耒、耜等生产工具

B. 犁壁的发明

C. 铁农具的使用

D. 曲辕犁的发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第一次向外国侵略者屈辱求和,签订了第—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而独立的中国走上了半殖民_苦难道路。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侵略者压迫、剥削、欺凌的开端。翻片战争又迫使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近代化,中国近代化是鸦片战争的直接产物,因此,鸦片战争又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的这两个开端,便交织成―部旧中国116年的历史,实际上也就是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双重作用。它既刺激和促进了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又压迫抑制了中国近代化的顺利进行,不得不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道路。

——姜铎《略论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自从学界辟建中国近代史一门学科,百年来,连一个题称命义也出现诸多歧说。自然,鸦片战争这一命义一直是中外学者都有,一般信从者众。不过也有几个有势力新说,早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西方世界。一个是主场战争是贸易战争,申说是由商业冲突而引起。此外一个主流观点,认定这场战争是英国争取国交平等而战。另一个是文化冲突之战争,申说是由于耐文化冲;突而引起的。不过历经时代淘洗,在70年代以后,这类学说己难有立足之地。这根本是为帝国主义者洗刷罪恶的曲说,不能使人信服。

——王尔敏(弱国的外交:面对列强环伺的晚清世局》

(1)根据材料一解说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双重作用”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在政治方面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关于引发鸦片战争的“新说”,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新说不能使人信服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