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叶以后……湖广地区以种粮为主,而山东、河南许多农民则以种棉为业;苏州、福州发达的丝织业所用的生丝,要从湖南运来;而松江的棉布业,又要靠山东、河南出产的棉花。这主要说明明中期以后
A. 涌现出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
B. 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开始打破
C. 出现了资财雄厚的豪商大贾
D. 生产部门间地域分工趋势日渐明显
宋代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
A. 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
B. 棉花种植与纺织业日益扩大
C. 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D. 商业日益发达
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是西汉时期河南郡铁官的三号作坊。铁生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冶铁用的耐火砖、木炭、煤饼、矿石等,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汉代冶铁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B. 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是当时最大的铁矿
C. 当时已经用煤冶铁
D. 当时用煤冶铁已经相当普遍
《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后乐集》载:两浙一带,“所在围田遍满,昔之曰江曰湖,今皆田也。水稻种植遍及南方各地”。这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 B. 南方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C. 江南的农业生产发展 D. 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题文)北宋时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A. 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
B. 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C. 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
D. 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据统计,安徽在两汉时共有76座县治城市,仅占全国的5%左右。其分布是淮北36座(47.4%)、江淮30座(39.5%)、皖南10座(13.1%)。安徽有50处确认的汉代城市遗址,大多规模较小。(数据摘自《安徽汉代城市的分布与建设》)这表明:
A. 统治者不重视江南地区的开发
B. 当时郡国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
C. 两汉时期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D. 汉代政治中心在我国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