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我国太湖流域18、19世纪曾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花作紫色,由江南农民织成“...

我国太湖流域18、19世纪曾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花作紫色,由江南农民织成“紫花布”,布经久耐用,出口到欧洲,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衣料。据此可知

A. 我国自然经济已开始逐渐瓦解

B. 中国棉纺织生产方式领先英国

C. 出口的中国棉纺织品质优价廉

D. “紫花布”受英国上流社会欢迎

 

D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棉纺织业。依据所学,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鸦片战争后,故A错误,排除;19世纪30年代的中国棉纺织业处于手工生产阶段,而这时的英国正进行工业革命,处于机器生产阶段,明显领先于中国,故B错误,排除;从材料看不出中国棉纺织品的“价廉”,故C排除;中国的“紫花布”成为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说明“紫花布”受英国上流社会欢迎,故D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史料记载,隋文帝开皇四年,智贾租得常田一亩,交与田租银钱五文,租田人不负担田赋;灌田水渠破而水溢,田主不负责。据此可知

A. 均田制已经瓦解

B. 租佃制在全国范围推广

C. 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D. 经济生活中存在契约意识

 

查看答案

某博物馆收藏有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器内铭文记载:裘卫用玉璋与贵族矩伯换取了80朋(货币单位)的土地,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这段铭文反映出

A. 井田制的盛行

B. 西周中期土地可以合法交换

C. 西周社会商品经济的水平高

D. 西周中期已经出现僭越礼制的现象

 

查看答案

《汉书·董仲舒传》载:“(豪强)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这主要说明西汉中期

A. 土地兼并严重

B. 官民矛盾尖锐

C. 官吏滥用权力

D. 农民生活艰难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China”来源于“Cina”(支那),“支那”一词语音,出自荆楚,其人文含义凸显了水田稻作农业。该观点强调“China”得名于

A. 经济生活形态

B. 秦帝国的建立

C. 制瓷业的发展

D. 经济重心南移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促使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向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B.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C.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D.奖励耕织政策的实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