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法规的实行

①推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②有利于新中国的工业建设

③加速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④能够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析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①项,材料中“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表明这一法规实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故①项正确。②项,材料中“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表明这一法规有利于新中国的工业建设。故②项正确。③项,材料中时间为“1950年”。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2年,新中国处于三年恢复时期。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因此,1950年时,新中国还没有开始三大改造,不能说是“加速了农业社会主改造进程”。故③项错误。④项,材料中“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体现了这一法规的实行解放和发展了农民的生产力,使得农民不再受封建地主的剥削,能够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故④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择①②④,本题答案为D。排除AB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6年,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毛泽东写道:“小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不能使用机器。这种小社仍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停留太久,应当逐步合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大社体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A.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C. 公有制在农村建立起来

D. 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1961年,我国的钢产量指标从1960年的2000万吨降到1000万吨,1962年再降到600万吨。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缓解经济困难

B. 巩固大跃进成果

C. 加强环境保护

D.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查看答案

1956~1966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特点有

①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牺牲了农业为代价

②探索中曲折前进,有失误也有重大成就

③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④开局和中期经济态势较好,后期有问题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抗战以前,全国的工矿企业80%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到了1944年,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数量占整个国统区的88.63%,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93.52%和85.61%。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政府努力改变全国工业布局

B. 四大家族加强了工业垄断

C. 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

D. 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身实力

 

查看答案

下面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中两次发展热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 政府政策鼓励支持

B. 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C. 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D.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