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林觉民是福建人,1900年考入福州高等学堂,经常和同学一起谈论时政,认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1907年,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20岁的林觉民毅然辞别娇妻幼子,远渡重洋,自费到日本留学。不久,林觉民加入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开始投身到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中。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广州城炸弹轰鸣,硝烟弥漫。林觉民等敢死队员在黄兴的带领下,腰缠炸药,手拿刀枪,奋勇进攻两广总督署。林觉民被捕后,两广总督张鸣岐、水师提督李准等人亲自提审。在阴森恐怖的敌人法庭上林觉民大义凛然表现出革命党人的浩然正气。25岁的林觉民壮烈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他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浩然正气之歌
——摘编自苏爱荣《林觉民和他的绝笔书》
(1)根据材料,概括林觉民革命思想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林觉民的革命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官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黄河流域变得凋敝不堪。除了藩镇之外,唐军在平叛过程中,一些将领的权力扩大,独霸一方,甚至与唐中央对抗,这使得“漕运阻绝”。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决心整顿漕运,户部侍郎刘晏经过考察,对漕运进行了重大改革:疏浚渠道、以通航运;以盐利雇人运輸,“不发丁男,不劳郡县”;创立漕运的奖励制度等。经过改革,江淮漕运物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刘晏提岀并实行的这一套漕运制度,在安史之乱后为挽救漕运的中衰起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潘镛《中晩唐漕运史略》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漕运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漕运改革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司法部门在审理案件时,甚至会拋开国家法律而引用董仲舒所撰的《春秋决狱》进行审判。例如汉代一妇女改嫁,有官员认为¨夫死未葬,法无许嫁”,如果改嫁,非但有罪,最严重可判死刑;董仲舒则依据《春秋》之义,指出“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这位妇女的行为符合儒家经典的义理,因而应判为无罪。
材料二:“西汉元帝……柔仁好儒,见先帝(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从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面有怒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请围绕“儒与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治理国家时儒与法的运用确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力主“棉铁主义”,创办大生纱厂。从1912年至1921年,张謇以纺织业为中心相应地扩充了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以及许多服务性的企业,在发展实业的同时又努力兴办新式学堂。正是“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的理念,使张謇完成了从传统士大夫向现代企业家的转换。同时期荣氏兄弟在无锡尝试“劳工自治区”,卢作孚在重庆、陈嘉庚在集美均有类似努力。不仅如此,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在1938年的宜昌撤退中,承担了90%的工业设备的运输,却仅收取低廉的运费。为了保证运输的正常进行,在公司连年亏损、物价飞涨之际仍执行政府的限价规定。
——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企业社会责任》
材料二:经过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企业被要求提供主要应由囯家或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如学校、医院和社会保险等。这种现象被认为是“企业社区”。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兴起,但国家在经济治理中的计划色彩依旧强烈并且意识形态上也存在激烈争锋。90年代后,私营企业迅速发展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环境,然而一些企业在谈到其社会责任时仍把“交了多少税”放在首位。中国加入WTO后,伴随数起外国企业因不承担社会责任而破产的丑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也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来获得更妤的声誉和对投资者、消费者的吸引力。
——摘编自《经济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演进硏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等实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阶段性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
1971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的增长已使黄金储备不足以抵偿债务的1/4,美元汇价暴跌。1973年初美元再度贬值10%,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20世纪70年代日本垄断银行在国际领域广泛活动。这说明
A. 国际金融体系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B.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
C. 多极化趋势显现快速增长的局面 D. 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了多元化
1932年底,苏联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比原定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如表反映不同时间苏联部分工业指标情况,据此可以推知苏联
| 煤(万吨) | 石油(万吨) | 铁(万吨) | 钢(万吨) | 汽车(万辆) | 拖拉机(万台) | 铁路(万公里) |
1913年 | 2910 | 920 | 420 | 420 | -- | -- | 5∴85 |
1928年 | 3550 | 1160 | 338 | 430 | 0∴07 | 0∴13 | 7∴69 |
初步计划 | 6800 | 1900 | 800 | 830 | -- | -- | 8∴8 |
实际完成 | 6440 | 2140 | 616 | 592 | 2∴39 | 4∴89 | 8∴18 |
A. 计划制定时具有灵活性
B. 实际未能完成“一五”计划
C. 轻重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D. 经济危机冲击工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