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前期,丞相下设“十三曹”,处理全国政治、经济、司法等各个领域的事情;皇帝下设“六尚”,其中“五尚”只管皇帝私人的衣食起居,只有尚书是管文书的。据此可知
A. 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B. 中朝还无法与外朝抗衡
C. 政府机构分工明确
D.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凸显
南北朝后期,门阀地主衰落、庶姓寒人逐步兴起。世家大族为了阻挡百姓寒人进入仕途,常常采取考试的方法,考试成为常制。据此可知,当时
A. 考试成为选官主要方式
B. 社会结构固化难以变动
C. 科举制度的雏形己经出现
D. 庶姓寒人成为入仕主流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晋义熙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 出处 |
“未几,裕(刘裕)师围城……超(慕容超)与左右数十骑出亡,为裕军所执……送建康市斩之。” | 《晋书·慕容超传》 |
“六年二月丁亥,屠广固。超逾城走,征虏贼曹乔胥获之……送超京师,斩于建康市。” | 《宋书·武帝本纪》 |
“丁亥,刘裕悉众攻城……超与左右数十骑逾城突围出走,追获之……送超诣建康,斩之。” | 《资治通鉴·晋纪》 |
“六年二月丁亥,屠广固。超逾城走,追获之,斩于建康市。” | 《南史·宋本纪》 |
A. 刘裕凭此战胜利收复广固
B. 慕容超轻敌导致广固失守
C. 刘裕与慕容超大战于建康
D. 慕容超战败后被斩于建康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明帝”“孝武帝”等。这充分反映出
A. 鲜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
B. 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C.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 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
东晋高僧慧远曾说“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东晋道士葛洪著《抱朴子》有内、外两篇,“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这说明
A. 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
B. 佛、道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
C. 儒、道、佛的终极目标一致
D. 东晋最终实现了三教合归儒
公元317年,司马睿(晋元帝)在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兄弟辅助下,优待江南士族,平定叛乱,建立东晋政权。当时,政治由王导主持,军事由王敦控制,元帝对王敦甚至有“请避贤路”的表示。东晋政治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谓。该历史现象
A. 说明晋元帝注重分权制衡以稳定政权
B. 反映出门阀政治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C. 沿袭前代“君弱臣强”的畸形政治统治结构
D. 是东晋君主专制统治强化的必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