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产均分继承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继承原则,其在唐代被载人《唐律》,宋承唐制,其在继承法中的地位更加稳固。这种制度的实行
A. 源于人多地少的矛盾
B. 推动了多子多福观念的形成
C. 规范了耕织结合模式
D. 巩固了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推行“大索貌阅”,按户籍登记的年龄和本人真实外貌进行核对,以防止诈老诈小,此种政策被唐代继承并完善。据此可知,“大索貌阅”的主要影响是
A. 导致了隋朝速亡
B. 削弱了豪强地主
C. 提高了政府效率
D. 保障了政府税收
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古代“城”的产生的历史记述。据此可知
“城郭沟池以为固。” | 《礼记·礼运》 |
“民保于城,城保于德。” | 《左传·襄公七年》 |
“城为保民为之也。” | 《谷梁传·隐公七年》 |
“城者,所以自守也。” | 《墨子·七患》 |
A. 最初的“城”具有军事防御性质
B. 商业发展是“城”产生的主要原因
C. 城市承担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
D. 城市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曰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 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 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C. 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 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但是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
A. 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
B. 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
C. 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
D. 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这一制度的推行
A.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 强化了君主集权统治
C. 巩固了土地国有制度
D.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