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反映出当时
A. 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
B. 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
C. 官营经济由膨胀转向收敛
D. 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
陈寅恪先生在《陏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提到:“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上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一书中概括性地说到:“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典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以上两段史料可以推知
A. 魏晋时期官学的发达
B. 家学体系弊端日显
C. 九品中正制出现的原因
D. 儒学渐入普通百姓家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宗法族群观念受到重视
B. 统治疆域由东向南扩展
C. 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
D. 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
汉代统治者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自汉文帝设置《孝经》博士后,儒家著作《孝经》成为读书人的必修经典。这反映了汉代
A. 倡导愚孝思想
B. 强化宗法伦理
C. 确立儒学正统
D. 重视文化教育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
《汉书·武帝纪》 |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
《后汉书·左雄列传》 | 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帝从之。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 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A. 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
B. 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
C. 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D. 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