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431年雅典居民人数约为40万,而享有公民权的只有4.2万,只占总人数的1/10左右。并非生活在雅典城郑的所有人都被当人看,占雅典人口1/3以上的奴隶被看做奴隶主的财产和工具,可以自由买卖,也并非是所有被当人看待的都可以成为雅典公民,外郑人不享有公民权,占成年人口一半以上的妇女也不享有公民权,更谈不上参加城郑的政治活动。同时,其“公民权”的实现也受到了财产的限制,比如梭伦改革中将公民财产的多寡分为四等,并分别赋予每个等级的公民不同的权利。
——摘编自李洪军《民主自由人权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 制宪会议的大多数代表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既希望联郑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公民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实行财产等级制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规定的制度或原则是如何调和制宪会议中存在的矛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考试规则还不太严密,考试前,考生往往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博得赞赏,以便先声夺人,影响考试结果,官员争取公荐、行卷,都不算邪门歪道。宋朝严禁“行卷”“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控制。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誊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誊录院,由手书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考试程序的严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科举的功能不仅限于选拔官吏,而是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
材料二 康熙帝即位后,朝廷深感八股文考试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于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规定乡、会试停止八文,改用策、论、表、判。但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已沿用了近300年,人们早已习惯了八股取士和应试,因此举遭到了很大阻力。考虑到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有利于用同一标准客观评卷,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康熙七年(1668)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此次八股文仅被停止过两科。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与唐朝相比宋朝科举制逐步完善的表现并分析其社会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对八股文取士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列宁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候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旨在强调
A. 没有战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革命
B. 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矛盾
C. 武装斗争是革命取胜的唯一途径
D. 十月革命仍是民主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让“工人运动有了理论指导”,“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然而1848年以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却并未如马克思预言的那样走向灭亡,反倒欣欣向荣,生机盎然。这表明
A. 工人运动有了新的理论指导
B. 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本质变化
C. 马克思主义已经失去了价值
D. 马克思主义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下表是某一法律文件的一些特征,据此可知,该法律文件应是
・国家元首是世袭的・行政首脑对国家元首负责・国家元首建议并公布法律及监督其执行.
・国家元首是世袭的・行政首脑对国家元首负责・国家元首建议并公布法律及监督其执行.
A. 英国《权利法案》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美国《1787宪法》
D.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法国大革命的原点或预定目标是1791年宪法所确立的英国式君主立宪制而非后来的共和制。可是由于法国革命面临复杂内外形势,要想稳定革命的成果,势必要将革命大大向前推进,法国人民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这一历程说明了
A. 法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曲折性
B. 法国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
C. 革命的成功需要坚定的信仰
D. 法国大革命与英国革命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