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如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部分).钱穆先生这样解释:“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

如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部分).钱穆先生这样解释:“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商后代微子的封国)。”其主要含义是

 

A. 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

B. 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C. 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D. 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分封同姓及功臣的同时,也分封了先代及殷商的贵族,如宋国。从地理位置看,周的政治中心在西部,东部又分封了重臣姜尚于齐、宗室伯禽于鲁,对宋形成东西夹击之势。B选项符合题意。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的说法不合题干主旨,A选项排除。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说法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的说法明显错误。D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这反映了周以后

A. 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

B. 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

C.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D. 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

 

查看答案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A.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 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 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 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日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1887年天皇带头捐款,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1893年起,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1/10,补充造船费用。日本各界为动员民众筹措战费,于甲午战争前掀起了一个以筹措战费为主要内容的“军资献纳运动”和“义捐运动”。

——摘编自周彦、于春梅《论甲午战前日本的总体战准备》

材料二  甲午战争前,大多数中国人不了解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普遍存在盲目虚骄、对日心存轻视。对日本最有警惕的朝廷高官李鸿章,在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后的中日外交危局中,仍判定日本不可能侵略中国,仍想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摆平。

——摘编自薛伟强、吴克燕《也谈中日甲午战争研究中的层累现象》

材料三  第三次长沙会战于1941年12月开始,1942年1月中旬结束。在会战中,中国军队实行诱敌深入,主力保持外线作战,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战术原则,在中日武器装备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这种战术十分有效。为保证战术运用成功,中国海空军有力地配合了陆军作战,同时,20万民众将新墙镇经荆州镇至长乐街的公路、桥梁彻底破坏,将田地放水成为一片沼泽,致使日军重炮兵、骑兵部队无法通过。日军在此次战役中伤亡5万人,为历次会战所罕见。当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气焰十分嚣张,美英接连失利……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军队的胜利格外引人注目,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摘编自陆静《从杭日战争的试题反思教学》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三,分析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取胜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431年雅典居民人数约为40万,而享有公民权的只有4.2万,只占总人数的1/10左右。并非生活在雅典城郑的所有人都被当人看,占雅典人口1/3以上的奴隶被看做奴隶主的财产和工具,可以自由买卖,也并非是所有被当人看待的都可以成为雅典公民,外郑人不享有公民权,占成年人口一半以上的妇女也不享有公民权,更谈不上参加城郑的政治活动。同时,其“公民权”的实现也受到了财产的限制,比如梭伦改革中将公民财产的多寡分为四等,并分别赋予每个等级的公民不同的权利。

——摘编自李洪军《民主自由人权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  制宪会议的大多数代表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既希望联郑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公民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实行财产等级制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规定的制度或原则是如何调和制宪会议中存在的矛盾?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考试规则还不太严密,考试前,考生往往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博得赞赏,以便先声夺人,影响考试结果,官员争取公荐、行卷,都不算邪门歪道。宋朝严禁“行卷”“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控制。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誊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誊录院,由手书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考试程序的严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科举的功能不仅限于选拔官吏,而是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

材料二  康熙帝即位后,朝廷深感八股文考试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于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规定乡、会试停止八文,改用策、论、表、判。但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已沿用了近300年,人们早已习惯了八股取士和应试,因此举遭到了很大阻力。考虑到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有利于用同一标准客观评卷,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康熙七年(1668)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此次八股文仅被停止过两科。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与唐朝相比宋朝科举制逐步完善的表现并分析其社会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对八股文取士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