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却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下列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①汉初沿袭周朝分封制

②汉承秦制体现在大体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

③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贯穿汉代

④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建立的封建政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D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最佳解题方法是使用排除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经济凋敝,运用无为的主张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武帝时经济发展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用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故排除含有③的选项A、B、C,所以本题答案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左传》中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材料表明

A. 礼乐制度规范贵族行为

B. 传统政治中的理性考量

C. 嫡长子继承制受到冲击

D. 儒家伦理决定王位继承

 

查看答案

如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部分).钱穆先生这样解释:“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商后代微子的封国)。”其主要含义是

 

A. 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

B. 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C. 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D. 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这反映了周以后

A. 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

B. 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

C.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D. 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

 

查看答案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A.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 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 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 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日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1887年天皇带头捐款,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1893年起,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1/10,补充造船费用。日本各界为动员民众筹措战费,于甲午战争前掀起了一个以筹措战费为主要内容的“军资献纳运动”和“义捐运动”。

——摘编自周彦、于春梅《论甲午战前日本的总体战准备》

材料二  甲午战争前,大多数中国人不了解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普遍存在盲目虚骄、对日心存轻视。对日本最有警惕的朝廷高官李鸿章,在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后的中日外交危局中,仍判定日本不可能侵略中国,仍想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摆平。

——摘编自薛伟强、吴克燕《也谈中日甲午战争研究中的层累现象》

材料三  第三次长沙会战于1941年12月开始,1942年1月中旬结束。在会战中,中国军队实行诱敌深入,主力保持外线作战,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战术原则,在中日武器装备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这种战术十分有效。为保证战术运用成功,中国海空军有力地配合了陆军作战,同时,20万民众将新墙镇经荆州镇至长乐街的公路、桥梁彻底破坏,将田地放水成为一片沼泽,致使日军重炮兵、骑兵部队无法通过。日军在此次战役中伤亡5万人,为历次会战所罕见。当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气焰十分嚣张,美英接连失利……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军队的胜利格外引人注目,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摘编自陆静《从杭日战争的试题反思教学》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三,分析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取胜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