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

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l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

A. 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

B. 清朝地方财政脱离中央

C. 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

D. 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

 

A 【解析】试题本题旨在考查清朝中央集权制度。根据题目中“布政使”是为节制地方的财政权所设,在明朝时地方上也设立了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使司分别管理地方行政、军政、监察,实现地方的相互牵制,实现中央集权,清朝时,布政使作为地方督、府的附属机构,依然起到牵制财政权的功能,但“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从中看出布政使的财政权被巡抚剥夺,加强了巡抚的权力,削弱了中央集权,故 A项正确,C项错误;B项错误,清政府地方财政没有脱离中央;地方权力制衡遭到了破坏,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初,不仅将宰相的职权分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掌,而且还设立了政事堂,形成一套三省长官共议政事的制度。由此可见,政事堂的建立

A. 避免了决策失误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平衡了中央权力

D. 提高了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南朝的要藩重镇,大抵委以皇子镇守;中央三省长官人选,出现了士族比例下降、宗室外戚上升的情况,二者权势互为消长。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统治层争权夺势

B. 彰显皇室地位

C. 防止大权旁落于异姓

D. 加强皇权专制

 

查看答案

唐代后期,“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韩愈也自称:“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觅官,凡二十年。”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 科举成为享有经济特权的依据

B. 科举有利于造就新的社会结构

C. 唐代后期国家的财政负担加重

D. 唐朝科举制越来越受政府重视

 

查看答案

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 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

C. 儒家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D. 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

 

查看答案

《三国志•魏书》中说:“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这表明

A. 刺史实为地方行政长官

B. 刺史不再行使监察职能

C.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放松

D. 古代政治制度趋于成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