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摘编自清末重臣戴鸿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国考察后撰写的《出使九国日记》。由此可知戴鸿慈
参观地 | 感想 |
伦敦博物馆 | 吾国宫内宝物,流传外间者不少,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 |
美国总统故居 | 诚哉!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
德国 | 中国“观望不前,未知用电之理”,实属可耻 |
A. 是立宪派代表
B. 主张民主共和
C. 反对清朝统治
D. 充满爱国情怀
下列为《剑桥插图中国史》中引用的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人口密度分布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汉代推行均田制促进南方人口的增加
B. 隋唐革新农具导致北方人口减少
C. 宋代南方相对安定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D. 明清高产作物引进导致人口膨胀
隋唐时期在秦汉“大一统”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天下一家”思想。唐太宗认为“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这一思想的产生
①是各民族长期交融的结果
②体现了统治者开明的政策
③有利于三省六部制度完善
④说明当时世界意识的加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
A. “六经”收录大量法律文献
B. 儒家伦理成为治国的重要依据
C. 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
D. 汉代司法审判充满了人文色彩
下图为考古学家在山西省侯马市发掘的春秋晚期玉片,玉片上用晋国官方文字记载了卿大夫间订立盟约,共同讨伐敌对贵族,处置土地、财产、人口等内容。下列对其史学价值认识正确的是
①为研究春秋时期政治制度提供直接证据
②能够佐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观点
③为研究春秋时期文字历史提供实物资料
④反映了当时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徐光启,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他既是儒家文化坚定的维护者同时又是中国天主教的“基石”和传播西方科学的先驱。他复杂的身份下恰恰透视着中国的饱学之士在西学冲击下的游离与坚持。面对明末沉重的历史现实,徐光启试图通过“会通”中西哲学、宗教、科学,以期达到富国强兵,所谓“镕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实现“可以远迈百王,垂贻永世”的宏愿。他“会通”中西的第一步是从翻译开始的。入教伊始,他便与利玛窦合译了《几何原本》,最先揭开了欧洲数学传入中国的序幕。1623年,徐光启上疏的《辩学书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在中西文化比较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献。该书中最重要的思想是徐光启对天主教作为一种道德和政治教化理论的理解,以及赋予这种理论的意义。
——摘编自黄中治《浅谈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在文化领域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向中国介绍西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