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保守估计,截止到1998年11月,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资产“缩水”50%以上,其中有7000多亿美元流入美国。在非洲,金融、能源、电信、交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大多廉价落入西方之手。在拉美,从1990年到1996年,西方跨国公司抢占了57.3%的市场销售额。这说明
A. 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
B.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C. 发展中国家应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找更好机遇
D. 经济全球化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据资料记载截止到1990年,国与国之间的优惠贸易协定只有46个,1990年后迅速增加,到2008年底增加到213个。这种变化是因为
A.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B.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 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
D. 国际贸易额的不断增长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强,在欧洲一个“同盟”走向了解体,另一个“同盟”一体化进程迈入新阶段。文中先后提到的两个“同盟”是
A. 华沙条约组织欧共体 B.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西欧经济共同体
C. 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D.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2016年6月,英国公投382个投票区计票最终结果显示,51.9%的民众选择支持脱离欧盟;48.1%的民众投票反对英国脱离欧盟。这说明
A.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 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
C. 英国民众希望控制英国外交事务
D. 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2004年5月1日,匈牙利、立陶宛、波兰等10个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史称欧盟“东扩”。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说“欧洲第一次跨越了政治鸿沟”。这句话的含义是指这次扩大
A. 意味着冷战给欧洲带来的分裂结束
B. 提高了欧盟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地位
C. 深化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合作
D. 有利于保持欧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援助要求,美国作出积极反应,IMF及时向墨西哥发放了贷款;但1997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IMF迟迟不发放贷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经济强国的意志影响受援助国家
B. 发展中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
C. 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D. 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有利益的优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