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把前20年(1957—1977年)经济发展的失败归咎...

    材料一  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把前20年(1957—1977年)经济发展的失败归咎于当时思想基金的“左”倾经济战略和政策,因此改革最初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还首次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和系统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委重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有了重大突破。这也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一个中间过渡模式,到90年代初,已经形成“国家调解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这就为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达的预先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

——摘编自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

材料二  二战中,国家干预保障了英国社会经济稳定,国家干预在英国人头脑中扎了根。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出现颓势,政局不稳。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她一改以往凯恩斯主义政策,采取货币主义思想,出台一系列措施,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其主要内容: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撒切尔主义实施效果是明显的。通货膨胀率从执政前达到近27%,1988年降至4%,英国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英国经济增长率1986年达3%,比同期的美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都快。

——以上摘自《撒切尔夫人》等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78年后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主义”和之前的经济政策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英两国经济改革的共同之处。

 

(1)特点: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进行体制探索;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重点从农村深入到城市. 原因:社会主义建设前20年“左”倾错误严重,经济发展受阻;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勇于借鉴他国经验,突破传统观念、理论以及模式;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不同:采用货币主义思想代替凯恩斯主义;由原来的国家加大干预变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原来的国有化变为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 (3)根据国情及时调整基本指导方针;减少国家干预,注重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达的预先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委重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后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特点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进行体制探索、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重点从农村深入到城市。 原因:根据材料“当时思想基金的“左”倾经济战略和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需要从“左”倾错误严重,经济发展受阻、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勇于借鉴他国经验,突破传统、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等方面思考。 (2)根据材料“她一改以往凯恩斯主义政策,采取货币主义思想”可知体现的是采用货币主义思想代替凯恩斯主义;根据材料“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可知体现的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原来的国有化变为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英经济改革的共同点有:根据国情及时调整基本指导方针、减少国家干预,注重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保守估计,截止到1998年11月,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资产“缩水”50%以上,其中有7000多亿美元流入美国。在非洲,金融、能源、电信、交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大多廉价落入西方之手。在拉美,从1990年到1996年,西方跨国公司抢占了57.3%的市场销售额。这说明

A. 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

B.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C. 发展中国家应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找更好机遇

D. 经济全球化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查看答案

据资料记载截止到1990年,国与国之间的优惠贸易协定只有46个,1990年后迅速增加,到2008年底增加到213个。这种变化是因为

A.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B.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 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

D. 国际贸易额的不断增长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强,在欧洲一个“同盟”走向了解体,另一个“同盟”一体化进程迈入新阶段。文中先后提到的两个“同盟”是

A. 华沙条约组织欧共体    B.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西欧经济共同体

C. 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D.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查看答案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2016年6月,英国公投382个投票区计票最终结果显示,51.9%的民众选择支持脱离欧盟;48.1%的民众投票反对英国脱离欧盟。这说明

A.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 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

C. 英国民众希望控制英国外交事务

D. 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查看答案

2004年5月1日,匈牙利、立陶宛、波兰等10个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史称欧盟“东扩”。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说“欧洲第一次跨越了政治鸿沟”。这句话的含义是指这次扩大

A. 意味着冷战给欧洲带来的分裂结束

B. 提高了欧盟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地位

C. 深化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合作

D. 有利于保持欧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