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投奔他们.成为坞堡中的一员。坞堡主又称为宗主,与堡户结成牢固的依附关系。北魏统一北方后,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的坞堡,被迫承认坞堡组织的合法性。北魏政府任命这些坞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这就是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作为地方基层政权,有许多的弊端,宗主往往隐冒户籍,“五十、三十家为一户”,借此逃避赋役。
材料二:车驾南伐……自发都至于洛阳,霖雨不霁,仍诏六军发轸(即车)。高祖戎服执鞭,御马而出,拜臣起颡于马首之前……高祖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动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苟欲班师无以垂之千载……若不南銮,即当移都于此,光宅土中(指建都洛阳)机亦时矣,王公等以为如何?议之所决,不得旋踵,欲迁者左,不欲者右。”……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可知,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该制度的推行有何危害?它的推行与孝文帝改革有何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那一历史事件?高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高祖采取了什么策略?
对于光荣革命,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建立了一种新型君主制;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宫廷政变;还有人认为它是荷兰执政篡夺英国王位而策划的阴谋。以上分歧的焦点在于光荣革命是否
A. 实现了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妥协
B. 造成了英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变化
C. 保持了英国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
D. 推翻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中规定:“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和解即通过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解决争端)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形体。”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取消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种变化反映罗马法律
A. 由习惯法向成文法演变
B. 由公民法向万民法演变
C. 由野蛮习惯向文明演变
D. 从不公平向公平的演变
下图是战国水利工程图。春秋战国时期,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颇有成效;秦“渠就……,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水利兴修影响地方治理
B. 区域位置决定经济水平
C. 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D.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发展
台湾学者许悼云评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该论断强调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官员任期制相结合
C. 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派”讨论的主题涉及“德、礼、法”,秦国的“吕不韦门客集团”讨论的主题涉及“德、礼、法、术、孝、义”。这说明当时
A. 文化领域出现“百家合流”趋势
B. 道家学派已经湮没失传
C. 官方主导了“百家争鸣”的方向
D. 儒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