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怀特计划”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而英国“凯恩斯计划”则坚持多边自由汇兑。两者的主张实质上反映出英美
A. 争夺国际金融霸权
B. 要求稳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C. 经济实力差距巨大
D. 力争建立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
戈尔巴乔夫在其著作《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因此,我承认改革是同赫鲁晓夫所做的事有一定联系的。这说明
A. 二者的改革意图有相似之处
B. 二者的改革都突破了苏联的关键问题
C. 后者的改革是对前者的改革的深化
D. 后者对前者的改革措施进行了模仿
下表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情况一览表。下列四个选项是有人从表格数据中得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民经济逐年下降
B.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就
C. 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最终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D. 与美国军备竞赛,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 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B. 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 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D. 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下列选项能表明其“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是( )
A. 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地方权力
B.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摆脱个人崇拜泥淖
C. 推行“新经济体制”,企业获得独立自主地位
D. 推行“加速发展战略”,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A. 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C. 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 斯大林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