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元末明初时,徐一夔在《织工对》中记叙:元末至正年间,杭州“有饶于财者”,家有杼机...

元末明初时,徐一夔在《织工对》中记叙:元末至正年间,杭州“有饶于财者”,家有杼机四五具,雇工十数人,织工劳动“每夜至二鼓”,其中技艺较高的织工,且可获得“倍其值”的工资。由此可见

A. 私营手工业已超过官营手工业

B. 自然经济在元朝开始解体

C. 丝织业已出现雇佣关系

D. 元代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C 【解析】 材料“雇工十数人”可知出现雇佣关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南北经济差异,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开始出现“棉争粮田”和“桑争稻田”现象,大量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被转而种植经济作物。如松江已形成稻田、棉田各半的格局。这反映了当时

A. 手工业发展阻碍农业生产

B. 江南地区形成新的生产方式

C. 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

D.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粮食种植

 

查看答案

法国的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称赞清朝前期出现“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下列对上述现象的评价,正确的是

A. 我国实现了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B. 我国经济领先于世界发展趋势

C. 我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强国

D. 城市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中国引进了美洲的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客观上反映了

①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②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加强

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④统治者扩大对外交往的强烈愿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唐朝时,富商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各以延纳四方名士,竞于供送,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表明唐代

A. 废止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 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 政府注重调动商人的积极性

D. 开始形成官商勾结的风气

 

查看答案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初算缗钱”,开始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对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者,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该政策的实施

A. 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B.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 首要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

D. 提高民众的投资意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