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请问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迦马 D. 麦哲伦

 

B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根据所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开始横渡茫茫的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了陆地,哥伦布以为这里就是印度②。他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意思是印度居民,其实那只是今天美洲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在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哥伦布又进行了三次横渡大西洋的航行,到达了美洲大陆沿岸的很多地方。哥伦布虽然没有到达他梦想中的亚洲,但他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本题应选B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古代“重农”政策毋宁说是“集权主义”统治下一种“精明”的选择。集权国家的悲剧就在于明知“商”之不可抑,而不得不抑,“农”之必须重,而实难得其重。农、商在官僚体系过分介入的情况下,长期处于病态的生存状态。这—观点认为

A. 集权制度下商品经济难有发展

B. 抑商政策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

C. 重农政策与集权统治密不可分

D. 政局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

 

查看答案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 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查看答案

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如果一个唐朝人行走在这条线路上最有可能见到

A. 人们普遍使用煤来冶铁

B. 丝绸和白瓷被贩运出境

C. 粉彩瓷器深受人们欢迎

D. 纸币普遍用于商品买卖

 

查看答案

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织绸的小户人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

A. 官营手工业

B. 私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资本主义萌芽

 

查看答案

管仲改革之前,齐国允许私人从事盐铁生产,由国家征收部分税收,盐铁业利润大部分由私人业主所得,政府所得并不多。管仲改革推行“官山海”政策,煮盐业和冶铁业由国家垄断性经营。此举

A. 开创了“工商食官”制度

B. 发挥了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 扼杀了传统的民间手工业

D. 与民争利激化当时的社会矛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