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家国同构(情怀)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阅读材料...

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家国同构(情怀)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董伸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

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

——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

材料三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利用“家国同构”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提升儒学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

(3)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1)主要内容:忠孝。 主要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等。 (2)出发点:建立统治者认定和推广的道德伦理规范(构建官方意识形态)。 途径: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 (3)新内涵:家国天下;世界意识。 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1)内容:根据材料“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概括得出。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教育等方面概括汉武帝的措施。 (2)出发点:根据材料“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 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概括得出。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家与心学家求理,完善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分别是格物致知和致良知。 (3)新内涵:根据材料“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概括得出。意义:从家国情怀对个人修养的提升、对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对人类的发展等角度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0年以前的美国历史上,政府总共批准了3600项专利。但其后30年间,这个数字达到了44万。爱迪生发明了用作街道和家庭照明的白炽灯(电灯泡),他还和其他人一道设计和改进发电机,建立大型发电厂为城市提供电力。这些是1870年代最具革命意义的发明。20世纪初,美国许多工业都开始采取“科学管理”的新原则。著名生产理论家泰勒宣称,在技能专家的有效管理下,工人能够通过使用现代机械以更快速度从事单项劳动,大大提高生产效能。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

材料二  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是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撰写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

——简•爱德华•史密斯《罗斯福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为“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所呈现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在大西洋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欧洲的制造业产品向西越过大西洋,换来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贩奴也是大西洋贸易的特征。到1750年,除了澳大利亚以外,世界上所有地区都被纳入到全球的商业网络中,而欧洲商人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1994年11月第二次APEC首脑会议及部长级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召开。会议最终达成的《茂物宣言》,将“致力于单方面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但是,这一计划存在许多难点:一是计划目标大,缺乏实现目标的具体细节;二是计划内容过广、过宽,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冲突很难避免,美国一向保护国内纺织业等竞争力较弱的工业部门,日本的农业政策非常敏感,不会轻易作出更大的让步。中国和东盟等的某些工业部门如汽车工业等,以及银行、保险等服务业起步晚,实力脆弱,在一定时间内仍需加以保护。总之,被《茂物宣言》所掩盖的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矛盾必将不断暴露出来。

——根据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册》摘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推动“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诞生”的主要原因。概括这一时期全球贸易体系的主要特征。

(2)APEC的《茂物宣言》体现了什么精神?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指出,APEC以怎样的组成方式面对“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矛盾”?

 

 

查看答案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对该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古代中国

A. 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B. 民权思想与西方近代民权思想是一致的

C. 无民权思想,故只能借鉴欧美的民权思想

D. 有民权思想,但无政治实践,也无制度保障

 

查看答案

(题文)“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气魄,对自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几乎在所有传统哲学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下列各项,属于“他”的思想主张的是(    )

①“循天下之公”                      ②“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③“天地之化日新”                  ④“为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3岁时的朱熹曾和父亲朱松有过一段对话。 朱熹问:“父亲,日何所附?”父曰“附于天。”又问“天何所附?天之上何物?”一席话问得朱松惊讶不已。下列观点符合成年朱熹对世界本原问题论述的是(    )

A.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B.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