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旧唐书·职官三》记述,御史大夫、中丞之职,“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宋...

《旧唐书·职官三》记述,御史大夫、中丞之职,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宋代御史台还特设检法官,掌检详法律。元朝《台纲》规定:诸官司刑名违错、赋役不均、擅自科差、造作不如法者,委监察纠察。这表明

A. 司法监督是古代监察机构的重要职能

B. 监察机构有权制定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C. 监察职能的调整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D. 法律体系的完善推动司法机构的独立

 

A 【解析】试题注意题干信息“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掌检详法律”、“诸官司刑名违错、赋役不均、擅自科差、造作不如法者,委监察纠察”,这些表明在唐代、宋代和元代,司法监督都是古代监察机构的重要职能,因此选A。“有权制定法律”、“分权制衡原则”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BC;仅凭题干中的监察职能一项不足以说明法律体系的完善,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万历朝,内阁首辅赵志高曾说:“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则相率附之以谋进。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材料所述现象

A. 表明内阁大臣有职无权

B. 是皇权专制加强的结果

C. 说明内阁内部矛盾尖锐

D. 表明内阁大臣相互制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你认为下列分析符合材料的是

①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②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③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

④南方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唐代科举从形式上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时被举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材料旨在说明唐代科举制

A. 继承了选官方式

B. 促进了经学发展

C. 扩大了举荐范围

D. 淡化了门第出身

 

查看答案

对下面知识结构图认识正确的是

 

A.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B.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C. 郡国并行,造成封国与中央分庭抗礼局面

D. 通过分割地方权力和削弱相权巩固了统治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家国同构(情怀)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董伸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

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

——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

材料三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利用“家国同构”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提升儒学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

(3)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