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

(题文)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 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D 【解析】 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的,显然与孔子的原本思想不完全一致,故D项正确。朱熹是压抑人性,故A项和B项错误;C中“完全”的说法过于绝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据下表可知当时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尚书·泰誓》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尚书·泰誓》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梓材》

 

 

A. 出现了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

B. 神权色彩异常浓厚

C. 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

D. 儒家思想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最后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这表明当时

A. 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

B. 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

C. 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

D. 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

 

查看答案

据甲骨文记载,商朝除与所属盟邦联合行动外,商王还亲自或派人到各地举行祭祀典礼等活动,并接受方国的贡献或对朝贡者予以报偿。这说明

A. 早期王权主要通过神权来表现

B. 商王与方国首领地位完全平等

C. 中央对地方实现了有效的控制

D. 商朝与所属方国重视礼尚往来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及秘鲁开办银矿,征发印第安人入矿劳动。银矿中繁重的劳动,使印第安人成批的死去。但是银矿主却靠此发了大财,西班牙政府也得到了额外的财政收入,矿主向国王政府纳税的税率为产量的之一。1500﹣1650年间从美洲流到西班牙的白银达16000吨。白银首先流进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在一个世纪之内,西班牙的物价上升四倍以上。欧洲其它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样程度,但是这却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中国并不是银矿资源丰富的国家,明朝初年,政府推行纸币,禁止百姓白银交易。从1592年到l7世纪初,在中国用黄金兑换白银的比价是l:5.5到1:7,而西班牙的兑换比价是l:l2.5到1:14.由于对外贸易出超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白银源源不断流入。白银货币地位逐渐确立起来,国内因财政货币化推进而造成的“银荒”日趋缓解。万历年间,明政府实行“一条鞭法”,把徭役、土贡等赋役都归并在田赋里,“计亩征银”。白银的流通在我国经过几百年缓慢曲折地发展,最终排挤了纸币,取代铜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摘编自宋杰《中国货币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流入欧洲对打乱传统经济关系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的背景及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