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70年代该厂有了较大发展,80年代因受外商排挤而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春天”,但一战结束后,中国民族工业就迅速萧条,这些都充分说明了
A. 封建君主统治是经济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B. 中外合资才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C. 实现近代化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 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直接威胁民族工业的生存
20世纪初,中国沿海及内河沿岸的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内陆乡村依然是“昼出耕田夜织麻”,农民主要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的基本需求。这说明当时
A. 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 社会生活新旧并存
C. 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
D. 城市仍处封闭状态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想寻找史实印证“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出现了诸多新因素,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有所体现”这一观点,他找到的经济方面最有力的证据是
A. 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
B. 苏州机户“自行设机督造,雇匠织造”
C. 吴江“游手之徒,十室而九”
D. 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下面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由表可以推知北宋
年代 | 农业税 | 非农业税 |
997年 | 2408.1 | 1567.7 |
1021年 | 2641.2 | 3874.0 |
1077年 | 2021.3 | 5117.2 |
A. 农业经济的衰退
B. 财政收入超过了前代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重农抑商政策的调整
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这说明宋代
A. 主要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
B. 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
C. 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演变
D. 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30多位著名商人立传,并提出将主张盐铁官营的桑弘羊油烹,这说明( )
A. 汉代已出现重商思想 B. 春秋以来商人地位很高:
C. 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 D. 盐铁官营阻碍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