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也曾对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分析,对二者的看法符合史实的是
A. 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益探索
B. 八大分析造成此后经济建设的冒进
C. 都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的正确分析
D. 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1956年中共“八大”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中央作出这个新的论断是基于
A.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 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
C. “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展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金冲及说:“到1952年,无论在工业和商业中,社会主义成分不仅已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而且在数量上也取得优势,这种优势地位还在不停地大幅度加强。”“这种优势地位还在不停地大幅度加强”的途径是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改革开放
1953年毛泽东在全国财经会议指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此言论
A. 推动社会主义改造
B. 表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
C. 贯彻落实宪法精神
D.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如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A.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大跃进”运动开展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
D. 包产到户的基本实现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拐点
B. 折射出全体国人均要求改革的社会思潮
C. 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 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