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歌》自1871年问世,迅速传遍全球:1890年被译成西班牙文,1899年被译成挪威文,1901年出现了德文.英文、意大利文版.1920年出现中文版,1922年苏联以《国际歌》为国歌。此外,在香港、台湾地区还有方言的《国际歌》。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A. 战争激发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B. 反君主专制的斗争深入发展
C.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方兴未艾
D. 马克思亲自指导各国的革命
16世纪时贫穷的欧洲总希望攀上东方、亚洲和中国这样的富亲戚,希望跟东方扯上关系,那时候西方人甚至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东方杂种”。漫长的16世纪可以说是“西方急于与中国拉关系的历史”。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B. 欧洲人已具备世界视野
C. 中国己逐渐融入世界市场
D. 启蒙运动拉近东方距离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等。这些规定
A. 保护了平民的部分利益
B. 维护了自由人的公民权益
C. 凸现了法律的公共意志
D. 有效调解了平民间的纠纷
20世纪30年代以前,国内边疆研究社团仅是零星出现;但20世纪30年代后,边疆研究社团不断涌现,’出现了1934年边疆政教制度研究会,1935年中国殖边学会;1936年边疆问题研究会,1937年边疆史地学会等众多边疆社团。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民间开始主导学术研究
B. 边疆危机意识成为共识
C. 国家性学术研究的繁荣
D. 学术研究与时局相关联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编制的《初中国文甲编》中,选录了《光芒万丈的台儿庄》、《张自忠将军传略》、《壮哉空军烈士阎海文》,《固安一农妇》等,还选取岳飞《五岳祠盟记》、《左宝贵死难记》等作品和传记。这些文章的选录有助于
A. 培养军人勇于牺牲的气节
B. 鼓励学生涌跃参军抗战
C. 增强民众团结御敌的意志
D.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下图为民国年间初小教材,其内容:“开学后,我们选举级长,谁得到票数最多,谁就当选。这反映出民国初年
A. 民主制度在学校逐渐推广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D. 学生民主参政意识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