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这...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这描述的是

A. 白渠

B. 漕渠

C. 坎儿井

D. 都江堰

 

D 【解析】由题干中的“蜀沃野千里”、“灌溉三郡,开稻田”可知这是位于四川的灌溉工程——都江堰,故选D;白渠是位于陕西关中地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漕渠是沿秦岭北麓开凿人工运河,与渭河平行,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的时间大量缩短,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故ABC都不符合题干中的地理位置,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片是我国古代某农业工具。该工具

A. 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 促进曹魏时农业发展

C. 标志着犁耕技术成熟

D. 推动了冶铁技术进步

 

查看答案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

A. 精耕细作的特点

B. 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

C. 自给自足的特征

D. 租佃式的经营方式

 

查看答案

史载:“所种之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是

A. 铁犁牛耕

B. 个体经济

C. 井田制度

D. 原始农业

 

查看答案

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

②耧车

③骨镰

④曲柄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之洞(1837-1909)

清末洋务派重要领袖人物之一,一位温和的改革家、优秀的学者。1852年,他取得直隶乡试的第一名,1863年殿试中了探花。由于他在中国文化和传统道德方面有高深的造诣,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1898年,他发表了名著《劝学篇》,使国人深刻意识到“五知”的重要性:

(1)知耻,知道落后于日本、土耳其、遏罗、古巴的耻辱;

(2)知惧,知道越南、缅甸、朝鲜、埃及和波兰的可怕命运;

(3)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

(4)知要,知道中学和西学的要点一前者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

(5)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中体西用”这句简练的口号,体现了张之洞的思想。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张之洞“劝学”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思想的本质并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