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临近结束时,这种由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临近结束时,这种由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因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像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两国由盟友走向对峙的标志。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其中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2)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3)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材料四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4)有人依据材料四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1)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发表。原因: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国家利益的根本分歧。 (2)欧洲冷战: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遏制苏联;苏联和东欧针锋相对,成立经互会、华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亚洲热战:美国发动或参与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3)欧洲走向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发展(或振兴) (4)观点一:同意。当今世界呈现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明显;当今美国面临很多严重问题,如材料三中列举的经济衰退、陷入伊拉克战争泥潭、恐怖主义的威胁等。 观点二:不同意。虽然美国面临着诸多问题,但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依然十分强大,无人能比。 【解析】 (1)标志:依据所学二战后冷战出台的标志可知是杜鲁门主义的发表。原因:依据材料一“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的信息和所学从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以及国家利益的根本分歧回答。 (2)欧洲冷战:依据材料二“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和所学从美国冷战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以及苏联相对应的措施回答。亚洲热战:依据所学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回答。 (3)依据材料三“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的信息并结合20世纪60-70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力量从欧洲走向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以及中国的发展回答。 (4)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对于材料持同意观点的可以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当今世界呈现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明显以及美国面临很多严重问题可结合材料三中列举的事件说明。对于材料中观点持不同意意见的。可以依据材料和所学从虽然美国面临着诸多问题,但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依然十分强大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二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采取的建交方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影响。

(2)据材料二,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对中国外交政策演变的标志性事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

 

 

查看答案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长远来看,在这一变化中受益最多的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美国      D.英国

 

查看答案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 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查看答案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 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 凸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C. 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 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