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图中提取一项近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发展变化。并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图中提取一项近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论从史出,史实充分,逻辑严密。)

 

 

示例1: 变化: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 阐释: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中的改革派开始兴办洋务。1862年,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诞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洋务派还向国外派遣留学生,使近代教育出现较大发展,培养一些人才,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社会风气。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民族危机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有识之上表达了发展教育、民族自强、与列强抗争的强烈愿望。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正视现实,加大教育改革。总之,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 示例2: 变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阐释: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和创办新式学堂并派遣留学生,有利于人们接受西方思想。面对民族危机,康有为等人的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总之,近代中国在探索救国道路中,思想不断走向解放。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第一步:结合图片和文字信息,确立主题。第一幅图是1872年清政府首次派出的留美幼童,第二幅图是第一批留学生青年时期的合影,第三幅图是1916年北京大学第一次理科毕业师生,第三幅图既显示了近代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体现了近代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进行思想解放的过程,考生可以二选一进行论述。 第二步:关联史实。如主题定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关联的史实有睁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第三步:结合所学,从背景和影响等方面对史实进行阐述。如“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第四步:点明主题,总结升华。如“总之,近代中国在探索救国道路中,思想不断走向解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禁海南北物资交流主要依赖京杭大运河;清代随着海禁开放和长江中上游诸省的经济发展沿海、长江航运逐渐取代运河成为全国最主要的流通干线沿海、沿江一批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迅遮崛起。在广大农村一个具有相当密度的集市网已形成这一集市网与流通干线上的商业城镇相联系使商品流通几乎可覆盖每一州县、村落将各经济区域联结成一个整体。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仍保持着内在的动力与活力主要就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

——摘编自许檀《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

材料二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扩张城市资本向农村的渗透农村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方式迈进以及乡村工业的商业化和交通运输的改善16—18世纪英国国内市场向纵深方向发展大宗商品在国内市场上大规模地跨区城流动统一的国内市场最终形成。

对外贸易领域空前广阔主要贸易区由最初的欧洲拓展到东印度和美洲。交易模式由主要向欧洲市场出口呢绒进口奢侈品转为由东印度大量进口生丝、香料、棉织品等贵重物品和由美洲殖民地进口烟草蔗糖等当地产品然后再输出或加工再输出至欧洲或亚洲。到18世纪英国对外贸易已遍布全球各地。

——摘编自王瑞红《转型期英国商业发展及对商人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商品流通发展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相对于中国商业发展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为公元1—2000年西欧、中国、世界历史人均GDP统计图(单位:1990年国际元)。据此可知

 

A. 西欧一直处于领先

B. 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

C. 中国逐渐走向落后

D.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查看答案

1945﹣1947年,西欧有法、意、比等8个国家的共产党参加了本国联合政府。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警告说:“要是美国不支持欧洲进行自助,走向暴政统治很可能是不可避免的。”这说明马歇尔计划意在

A. 推动西欧经济的发展

B.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C. 颠覆共产党执政地位

D. 削弱无产阶级力量

 

查看答案

如表为三位思想家有关理性主义的叙述。据此可知,三者都认为

 

公元5世纪

苏格拉底

坚持理性的指引,追求知识的确定性

17世纪

笛卡尔

相信只要运用人的理性,就可以正确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不是人、自由、还是上帝。

18世纪

康德

在外延上包括所有高级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内涵上指理性的逻辑推理能力。

 

 

A. 人类能完全认识自己

B. 理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

C. 理性能正确认识上帝

D. 人们对理性主义没形成共识

 

查看答案

《民法大全》中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这反映出的法制精神是

A. 自由民主

B. 公正平等

C. 责任自负

D. 法律至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