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
B. 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
C. 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
D. 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东汉光武帝时百官朝会一般接席而坐,唯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与尚书令三官独坐一席,以示皇帝优宠,当时京师称之为“三独坐”。光武帝设置“三独坐”的主要目的在于
A. 体现对人才的重视
B. 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实现对皇权的制约
D. 保证监察官的权威性
汉唐明三代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
A. 皇权不断加强
B. 长期处于分裂
C. 外戚势力衰落
D. 皇权相对削弱
王国维说:“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皆为未来的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实无封建之事。”这说明商代
A. 具备了初步的宗法秩序
B. 深受前代禅让制的影响
C. 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
D. 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杨昌济(1871—1920),湖南长沙县人,伦理学家,教育家。1903年赴日本留学,1909年春赴英国留学,1912年赴德国学术考察。1913年回国后,出任湖南省高等师范学校伦理学教师,后又兼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四师范学校伦理学教员,1918年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李维汉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萧三、张国基等一批学者名流都曾是其在湖南任教时的学生。
杨昌济翻译的《西洋伦理学史》《伦理学之根本问题》和专题论文《各种伦理主义之略述及概评》等,初步奠定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西方伦理学史学科。他特别看重对现实道德问题的理解与处理,全面继承了湖湘伦理文化的精华,十分强调经世致用,主张兼收并蓄,推陈出新,服务现实,以为多灾多难的中国寻找到一条新的救亡和启蒙兼容的路径。
——摘编自王泽应《论杨昌济伦理思想及其对毛泽东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杨昌济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杨昌济的主要历史贡献。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虽未发生世界性战争,但局部战争风起云涌。朝鲜战争中,喷气式飞机首次得以大规模运用,空中加油技术运用于实际作战之中。越南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开始大量使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装备的可垂直起降的海鹞式飞机创下了不败的战绩;在美军入侵巴拿马的作战中,第一次动用了隐形飞机;在海湾战争中,当今世界各种高新技术都不同程度地登上舞台进行了表演。但是战争的目的更加简约,一般不再谋求全面征服对手;战争规模变小,战争手段的采用受到节制;二战后技术兵器的广泛运用使现代战场的空间增大,战场日益由平面转向立体;战争目的未必要经过若干次战役的胜利才能达成,实现战役目标也不一定需要若干次战斗的积累,首战可能就是决战。
——摘编自张海麟、彭训厚《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局部战争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局部战争风起云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局部战争的特点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