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织户,郡城之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织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受值。”

材料三  :1、“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清·雍正帝

2、清乾隆年间规定:“凡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

3、“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布局、商业活动、城市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两个城市有了哪些变化?

(2)材料二表明,苏州丝织业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因素?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其成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1)变化:①商业活动的时间、空间不受限制(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草市、夜市、瓦子等)②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控③城市经济职能大大增强。 (2)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制约因素: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政策。 【解析】 (1)由材料一中的图1中的唐代长安城“坊”、“市”分离、图2中的宋代东京城打破了“坊”、“市”界限的信息即可得出“商业活动的空间不受限制”的结论;此外,结合相关所学还可以从商业活动的时间不受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控、城市的经济职能大大增强等角度思考作答。 (2)第一小问,由材料的信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即可得出“资本主义萌芽”的结论;第二小问,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的结论;第三小问,由材料“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即可得出“重农抑商政策”的结论,由材料“凡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即可得出“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结论,由材料“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即可得出“自然经济占主导”的结论,由材料“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制定的主体即可得出“封建专制制度”的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的新闻出自那一时期?

A. “大跃进”时期

B. 土地改革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查看答案

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A. 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 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查看答案

如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A. 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 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 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 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查看答案

图为1956年的一副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杜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 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 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 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