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情况表
阶段 | 时间 | 人数 |
第一阶段 | 1950—1953年 | 1708名 |
第二阶段 | 1954—1956年 | 5853名 |
第三阶段 | 1957—1958年 | 1654名 |
第四阶段 | 1959—1965年 | 很少 |
反映了
A. 文化交流受国家关系影响
B. 教育受制于两极格局
C. 苏联支持新中国经济建设
D. 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粉碎“四人帮”时,胡耀邦提出了自己的治国建议:“我以为当前有三大事特别重要,一、停止批邓,人心大顺;二、冤狱一理,人心大喜;三、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针对当时的国情,该主张主要侧重于
A. 拥护邓小平的领导
B. 拨乱反正,顺应民心
C.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D.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中国近代史上由南向北的国民大革命和由北向南的解放战争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于这两次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B. 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
C. 都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
D. 前者侧重于民族革命,后者侧重于民主革命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的
B. 随着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
D. 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
“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以上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
A. 国民革命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土地革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