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18、19世纪之交成书的《御制五体清文鉴》,是清朝特地撰修的一部满、藏、蒙、维...

在18、19世纪之交成书的《御制五体清文鉴》,是清朝特地撰修的一部满、藏、蒙、维、汉五种语言对照的分类辞书。清政府撰修辞书

A. 旨在加强政府政策传达效果

B. 注意提升各族人民文化素质

C. 强调各民族文化平等

D. 便于各民族文化交流

 

D 【解析】 由材料“满、藏、蒙、维、汉五种语言对照”可知此举推动了五族的文化交流,解决了语言沟通的障碍,故D正确;材料与政策传达无关,故A错误;修书的目是要加强各族文化交流,不是提升各族人民文化素养,故B错误;修书不能体现各民族文化平等,故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首次科举产生的进士中,有四分之三是南人。朱元璋对这一结果很不满意,将科举制停废数十年。在洪武三十年的殿试中,52名进士全部是南人。朱元璋大怒,处决了两名考官,并重新举行殿试,61名进士都来自北方。据此可以推知,明朝

A. 南北方开始呈现文化的不平衡

B. 南方地区在文化上更具优势

C. 选官政策渗透重北抑南的原则

D. 形成了北人垄断官场的局面

 

查看答案

唐初设政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仅有三省长官,是当然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亦为宰相。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官员的晋升渠道

B. 强化宰相的行政权力

C. 提高朝政的决策效率

D. 加强君主对朝政控制

 

查看答案

春秋以来,从贵族到平民的丧葬普遍逾礼,到了战国时,修墓道不用天子批准了,不但中型墓出现墓道,连小型平民墓也起而效尤。这种现象说明

A. 诸侯已经取代周天子

B. 血缘关系被打破

C. 中央集权制度已形成

D. 平民地位的提高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

215(南方)

1167.7

3.85

90%

隋唐

124(北方)

328(南方)

1450.92

6.42

90%

 

 

——摘编自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商业革命”的不同表现,分析两者结果迥异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间,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今若欲于器用服玩之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自《清世宗(雍正)实录》

材料二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在《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雍正帝怎样的经济主张。这一主张延续了两千多年,它对中国历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3)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三,指出这些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