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成立后受到西方各国的排挤。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这一比重竟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 苏联斯大林模式产生了一定效果
B. 美英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用
C. 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 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清朝的密折制度规定,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将相关政务、人事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况“密折奏事”,由专人送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一制度的推行
A. 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
B. 利于皇帝严密掌控行政体系
C. 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
D. 建立起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
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这表明分封制
A. 扩大了地方权力
B. 推动了经济发展
C. 强化了中央权力
D. 促进了文化整合
2016年11月3日,英国高等法院裁定,首相特雷莎·梅无权动用行政权来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政府必须获得议会授权才可以启动脱欧程序。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材料主要体现英国
A. 国王依然掌握部分行政权
B. 首相实际上是对国王负责
C. 政治蕴含分权制衡的理念
D. 尚未实现真正的三权分立
行政长官告示是古罗马万民法最重要的渊源。行政长官告示一般包括三种因素:地中海商人通用的早已存在的商法;那些剔除了形式主义成分的公民法规定;行政官自己所认为的公平和正义的观念。据此可知,万民法
A. 实现了公民与外邦人的平等
B. 强化了传统立法成果的权威
C. 适应了帝国统治的现实需要
D. 是行政长官牟取私利的工具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丘逢甲(1864-1912)一生有诗约1700多首,以怀念台湾和感愤时事之作最为突出。《山村即目》、《秋怀》、《纪梦二首》、《百字令》、《竹枝词》、《离台诗》、《天涯》、《元夕无月夯、《愁云叭、《春愁》和前后《秋怀》等,对于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卖国行径,全国同胞纷纷杭议。台湾人民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丘逢甲曾为此“刺血三上书”(《议重送颂臣》)。满纸血泪他在、秋云中写道:“愁云极目昼成阴。飞鸟扰知恋故林破碎河山收战气。飘零身世损春心,”又在《病中赠王桂山》中写道:“未报国仇心未了,枕戈重与赋无衣。”在丘逢甲的诗中,诗人还满怀激情地赞硕文天祥、郑成功、俞大献。诗人在《牡丹诗》中借敢于违件武则天帝旨、拒不开放的洛阳牡丹。讽刘慈禧的专横.歌颂“戊戌六君子”的“不媚金轮”。他在《秋兴》中写道:“割地奇功酬铁券,周天残焰转金轮后足玉树仍歌舞,前席苍生付鬼神”。丘逢甲提出“以重开诗史作雄淡”,在他的作品中也写有不少这类诗作,如“唤起同胞一半人,女雄先出唱维新修阴教强黄种,体把平权笑白民”“黄人尚昧合群理,诗界差存自主权”等。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初定南京。于是他写了《谒明孝陵》四首,热情地歌颂了辛亥革命。1916年诗人有《感事》一首云:“盖世袅雄一讣来,愚而自用及身灾”。
——摘编自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二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丘逢甲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丘逢甲诗作中概括其思想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