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中评价毛泽东:“当他分析被外国侵略者切瓜一样分割的封建中国的种种症结时,他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当他领导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的斗争时,他就是中国的列宁。”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指毛泽东
A. 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认识深刻
B. 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C. 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领导革命斗争
D. 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今上下之接,无子父之泽,而欲以行义禁下,则交必有郄(隔阂)矣。且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韩非子此语强调了
A. 墨家的兼爱主张
B. 儒家的仁义思想
C. 讲究君臣父子的秩序
D. 不能靠仁义来确立等级关系
余英时说:“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此说的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A. 格物致知
B. 先理后气
C. 心即理也
D. 理气同源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专论李贽说:“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社会环境”:儒学家提倡“三教合归儒”
B. “个人理智”:强调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
C. “廉洁和诚信”:挑战正统的思想和主张
D. “形成丛林”: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何则。”作者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
A. 尊儒抑法
B. 抑儒尚法
C. 抑儒抑法
D. 尊儒尚法
法国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西方理性时代的形成和发展,启蒙思想家有共同主张,但也存在很大的分歧,其中卢梭与伏尔泰可以说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两者“势不两立”最主要表现在
A. 是否信仰基督教
B.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 倡导的资产阶级政体不同
D. 是否反对财产私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