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为1912年初中华民国政治事件的记录。这体现出:
1月1日 | 2月14日 | 2月15日 | 3月10日 | 3月11日 |
孙中山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 孙中山提出有条件的辞职 |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 袁世凯举行就职典礼 |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 资产阶级力量迅速成长起来
B. 普通民众接受民主共和观念
C. 革命党试图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D. 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19世纪前期,《澳门新闻报》载:鸦片入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据此可知当时
A. 中国传统商品大量出口西方
B. 虎门销烟是近代化的先声
C. 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已改变
D. 鸦片走私与吏治腐败相关
1782年,广州确立公行制度。公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它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公行制度
A. 体现了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
B. 具有自由资本主义色彩
C. 阻断了古代中外经济贸易
D. 是一种官营手工业形式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 出处 |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 (后晋)刘响《旧唐书·文宗本纪》 |
“玄奘以回峰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 (后唐)冯贽《云仙散录》 |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 (民国)王修《版本述》 |
A. 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明史》载,朱元璋曾谕户部:“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撙节用度,自有余饶。轻徭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其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宣扬理学文化
C. 鼓励农业发展
D. 选拔能干的官吏
成书于春秋晚期的《考工记》记载,周朝都城采取“左祖右社”的布局,“祖”为宗庙,是供奉周王室祖先的地方,“社”为社稷,是国家举行大典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这一布局反映了当时
A. “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统治思想
B. “天人合一,时空一体”的哲学思想
C. 森严的宗法等级关系
D. “君权神授”思想萌芽